转账后,发现“网恋女友”竟是男的
桐乡打掉一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抓获涉案人员113名
中国警察网讯 6月15日,浙江省桐乡市公安局出动警力100余名,行程5000余公里,在陕西宝鸡警方协助下打掉一个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捣毁4个诈骗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113名,其中采取刑事强制措施91人。
网上遇到可心“女友”
小张是云南昭通人,在桐乡打工。3月底,他通过网络认识一名叫李海清的女网友。李海清自称居住在陕西省西安市。经过一段时间交流,小张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个善解人意、温柔贤惠的女生,于是两人谈起了网恋,以“老公”“老婆”相称。
4月5日,两人聊天时,“女友”突然说想到桐乡来看望他,但是没钱买火车票。当天中午,小张往“女友”的银行卡里汇去300元。但接下来的两天,小张并没有如约见到日思夜想的“女友”,而是接二连三地接到她“没钱吃饭了”“摔坏了别人手机要赔钱”“没钱住宾馆”等短信,要求小张汇款帮助她解决难题。
沉浸在热恋中的小张一心只想早日见到“女友”,两天内陆续给“女友”汇去7200元。最终,“女友”还是没有来。
其实,小张根本不知,跟他谈了一个月恋爱的“女友”其实是一名男性,只是在语音聊天时才由团伙中的女成员出面。
找“女友”意识到被骗
4月7日,禁不住“女友”的请求,小张坐上火车前往西安找她。到西安后,小张发现“女友”手机关机了,QQ也不上线。正在焦急万分时,小张接到“女友”电话称她被人绑架了。电话中,一名男子向小张要5000元赎金。此时,小张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他立刻赶到火车站乘坐火车逃回桐乡,并向桐乡市公安局报警求助。
接警后,桐乡警方立即展开侦查。可是令警方意想不到的是,这起案件深查下去,竟然揪出一个庞大的犯罪团伙。
在对此案调查过程中,民警发现这一案件与桐乡近期高发的“交友”型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十分相似。4月中旬,桐乡市公安局专门成立专案组,派侦查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调查。经过2个多月的深挖,一个藏匿于陕西省宝鸡市、由传销组织变异而来的诈骗团伙浮出了水面。
虽然摸清了团伙的结构和日常作息规律,但犯罪团伙在宝鸡市有4个窝点,窝点间相距不远,且团伙成员反侦查意识较强,窝点周围常留有多人看守,给抓捕工作带来难度。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专案组制定了周详的抓捕方案,并派出警力连夜驰援。在当地警方协助下,6月15日凌晨4时,100余名侦查员兵分四路同时出击,顺利捣毁4个诈骗窝点,抓获涉案人员113名,现场缴获手机100余部、银行卡40余张、传销用的笔记本300余本。
受害人洗脑后成骗人者
据办案民警介绍,这个诈骗团伙的成员绝大多数为“90后”,一开始他们也是受害人,但被骗误入传销组织并被洗脑后,却心甘情愿留下来实施诈骗活动。
原来,该团伙在前期是一个传销组织,打着推销护肤品的旗号广招人员。之后,又以招聘推销电子产品和物流工作人员为由扩大“家庭群”。所谓的扩大“家庭群”,其实就是以各种手段将人骗进来。
“在我们捣毁的4个窝点中,每个窝点都是十几个人睡一个房间,并且都是打地铺,说要体验艰苦生活。”办案民警说,刚被骗进组织的“家庭成员”也有想逃跑的,但一旦进入就被收走所有证件,整天被关在屋子里,失去了人身自由。期间,由“主任”给他们洗脑,传授骗钱、把人骗进组织的伎俩。
这一团伙中,大凡被骗入组织的,几乎都是着了所谓“女朋友”的魔。当新人经过一次次洗脑、掌握了诈骗技巧之后,也就完成了受害人到施骗者的角色转变,再通过交友网站、漂流瓶和聊天软件等进行诈骗。
办案民警还介绍,他们当中有一名21岁的云南姑娘,原本还在上大学,去年暑假被网友骗到了宝鸡,在“大家庭”中被洗脑后,主动办理了退学,选择留下“创业”。当她父母得知消息前来寻找时,她避而不见,直到父母走后又继续诈骗。
今年以来,该团伙通过QQ、微信等社交平台,以“谈恋爱”为名实施诈骗,受害者遍布全国各地。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