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本日记,就是一颗颗诚挚滚烫的心啊!”6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公安局基层基础大队大队长侯永军捧着几十本“民情日记”,动情地说:“这里面记载了许多基层民警同社区群众、农民兄弟水乳交融的感人故事。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民警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找回了一度淡化的警民真情。”
自2013年3月起,扎赉特旗公安局启动了“开门入户”争做群众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在300多名基层民警中激荡起真情的涟漪。
融入群众,从记好“民情日记”开篇
民警们把“民情日记”作为知民情、解民忧的“民生账本”,记百姓难事、写为民体会,一个个民生问题记挂在他们的心坎上,一篇篇日记架起了警民之间的“连心桥”。
东升派出所社区民警何金山在“民情日记”中写道:“要把困难群众装在心中,用情用力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今年春节前夕,我到辖区居民路桂芹家走访时,她的家境让我心酸。经过聊天,我了解到路桂芹大娘孤身一人生活,经济条件非常困难。我把路大娘的情况向所长汇报后,所长立即决定救助这位老人。第二天,就带着我一起去看望路大娘,为她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
自从帮助路大娘以后,东升派出所17名社区民警都有了一户“特殊亲戚”。他们有的是孤寡老人,有的是单亲家庭,还有的是低保户。民警们采取入户走访、过年过节慰问、定期送日常生活用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生产生活难题等方式,让群众感受到浓浓的爱心与真情。
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社区民警共搜集社情信息3600条,化解各类群众纠纷1230起,辅助查办案件266起,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105名、在逃人员51名,为群众代办事项3600余件。
守望相助,凝聚警心赢得民心
在“开门入户”争做群众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中,扎赉特旗公安局以凝聚警心赢得民心为工作重心,各基层单位和广大民警主动深入群众接地气,积极办实事解难题。
5月4日一大早,通海路社区居民张坤和孙女张欣欣一起来到扎赉特旗公安局交巡警大队音德尔镇四中队,将一面锦旗送到民警手中。张坤拉着民警的手说:“一直想给你们送一面锦旗,感谢你们三年来对欣欣、对我们全家的关心和帮助。”
2014年3月,音德尔镇四中队民警在入户走访中得知,因先天性疾病、收入微薄等原因,张欣欣全家生活极其困难,决定结对帮扶欣欣一家。他们利用空闲时间轮流看望张欣欣,给欣欣家送去油、米等生活物品,为欣欣带去书籍、文具等学习用品,为其全家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
“太感谢你们了,是你们帮助我奶奶解决了30年的‘黑户’问题。”4月20日,扎赉特旗中心林场职工高勇来到光明派出所向民警道谢。高勇的奶奶王老太是一名聋哑人,30年前随丈夫搬迁到扎赉特旗中心林场,由于历史原因,一直没有户口,原籍也无从查找。近年来,王老太因为户口问题,无法享受国家出台的养老、医保等惠民政策,因而非常着急。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光明派出所积极组织民警深入居民家中采集信息,王老太的情况引起了包片民警李小龙的重视。他积极调查核实,并将相关证明材料上报旗公安局,最终为王老太补录了户口。
民生警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是扎赉特旗公安局开展“开门入户”争做群众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的最终目标。扎赉特旗公安局要求基层民警当好“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搜集社情动态的信息员、打击违法犯罪的情报员、开展巡逻防控的治安员、心系群众的服务员”,积极服务民生警务。
同时,他们着力探索新形势下基层警务工作新模式,面对群众开放“扎赉特旗公安局公众号”以及8个服务窗口公众号、42个管理服务交流群,将“微警务”辐射全旗。光明社区居民王长顺说:“只要用手机扫一扫、点一点,就能找到警察,感觉警察就在眼前。自己置身于一个个公安朋友圈,安全感有了,办事也方便多了。”
2016年12月10日,音德尔镇暂住居民李某及女儿蔡某被杀死在家中,李某丈夫包某有重大嫌疑并潜逃。办案民警通过微信平台发布了对李某的协查通报,一时间该信息在各微信群与朋友圈转发。不到1个小时,就有社区群众向公安机关反映发现了包某的踪迹。很快,包某被民警抓获。
“‘开门入户’争做群众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的持续开展,提高了基层民警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推进了安全防范、治安防控、刑事打击、人口管理、信息搜集、矛盾化解、服务群众等重点工作,全面提高了社会治安管理水平。”扎赉特旗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通过连续四年的主题实践活动,扎赉特旗公安局共登记实有人口15.1万余户39.7万余人,采集录入出租房屋信息3551户、暂住人口信息6150名、寄住人口信息1万余名;梳理矛盾纠纷1150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600余万元;取得了命案全破、城区街面“两抢”零发案和可防性案件逐年下降的成绩。
(于磊 韩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