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照片里的隐形人

2017-06-16 18:56  来源:元谋警方  责任编辑:王蓉
字号  分享至:

  他不是刑警,没有破案时智与勇的较量;

  他不是特警,没有抓捕时生与死的考验;

  然而,他慎思善谋,敢打敢拼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决不逊于刑警;

  他直面苦累与危险,决不退缩的英雄本色,决不逊于特警。

  他是照片的隐形人,也是镜头最后面的那一个。

  一手拿相机、一手提摄像机的老黄牛

  大家都叫他飞哥,今年36岁,从警15年,在宣传部门已经是第十一个年头,一手拿相机,一手提摄像机,他在影视宣传阵地上辛勤耕耘,追求创新、苦练技能,他策划、制作电视新闻和专题3千余篇。

  加入公安队伍,源于他对公安工作的热爱;投身宣传事业,源于他对警察职业的忠诚;他要尽其所能展现公安形象。在这个没有硝烟的阵地上,没有特定的环境,没有特定的采访对象,没有特定的时间,无论昼夜,无论安危,无论奖罚,公安新闻价值就是他的第一工作信号。

  在办公室的椅子下,永远都放着一张折叠床,抽屉打开“格格不入”的是牙刷、毛巾、剃须刀,这个狭小的办公室早已成为他的“家”了。每天早上来,会发现,水杯的茶水还在冒气呢,可是办公室没人,不用说,飞哥昨晚又在办公室睡,天亮了又回去送他姑娘上学去了,第一次,我还疑惑,问飞哥:“你为什么不回去呢?”

  “我回去时候已经是半夜了,会吵醒她的,我早上回去送她去学校也来得及”

  白天东奔西跑进行采访,晚上挑灯整理资料,已成为他从警以来的工作常态。一天傍晚,飞哥准备下班时,突然看到刑警大队的民警匆匆地出门。“可能有案件发生!”出于职业敏感,他立即提上摄像机跟上去。随后,了解到,有人入室抢劫后行凶杀人,现场情况十分危急。赶到现场后,为获得最真实的资料,他尽量靠近持刀的嫌疑人,嫌疑人将手中利刃放下的那一刻,飞哥成功地记录下了案件的全过程。

  11月,飞哥抽调到楚雄州公安局宣教科顶岗锻炼,才去的一个月里,他每天都是精神高度紧张,睡觉时都是把书包放在枕边,有通知就立马背起书包可以出发。1月份举办民意广场活动,飞哥终于“回家了”,可是这个“家”里没有女儿……

  晚上举办的活动,信息要当天晚上发出,活动结束已经将近夜里10点,离推送消息的时间只用2个小时了,过了12点发送就只能算明天的,从挑选照片、剪辑、写稿、排版、定稿,一切搞定好以后,可惜是凌晨3点多了。第二天的会议是8点开始,已经没有时间回家了,看,睡在办公室椅子上的这个男人就是飞哥,这也是网友在公众号里留言问,小编是不是不睡觉?每天半夜才推送公众号消息的真相。

  勇于创新 正确引导

  宣传部门是党的喉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其基本准则之一,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则是保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作为一位影视宣传骨干飞哥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永无止境”,把握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影视宣传工作虽然辛苦,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看到每一次宣传取得成效,他的心里都欣慰无比。

  面对新浪潮,他悠然“踏浪”前行,从一开始接触的纸质媒体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他说这仿佛是两个时代。一名合格的公安宣传员不仅要线下活跃,还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就此,飞哥说只要网上有人给我们留言、发信息我们都要及时核查,一旦发现舆情,就要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和向网友反馈相关情况。我也慢慢的知道了网络的力量,宣传工作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哪怕一个字都是需要好好的斟酌,因为一千个受众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

  时间的记录者

  2016年9月17日,元谋县黄瓜园镇发生特大泥石流自然灾害,当时正直中秋节放假,飞哥又一次和女儿失约了,他带上摄像机跟随队伍进入灾区,由于河水冲断了路,就只能徒步前往重灾区,加上蒙蒙细雨,到达灾区时全身湿透的飞哥怀里鼓鼓的有一样东西,大家都很好奇是什么呢?当飞哥从怀里掏出来时,大家都惊呆了,原来是照相机。

  经过12个昼夜的拍摄、4个灾区的辗转,他记录着每一个瞬间,《坐着警车和装载机去上学》《桥墩冲没了铁轨冲断了》等文章刊登在云南法制报、民族时报等报纸上,拍摄的新闻被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采用,他用一个个镜头记录下“藏蓝色”的身影,用一篇篇的文章抒写人间的感动。

  2016年1月2日,元谋县元马镇一酒店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为了证据收集的需要,飞哥跟随专案组民警随警作战,为完整记录抓捕过程,他既是警察也是记者,为宣传报道提供了生动的素材,还为办案部门提供了大量的视频证据。作为双重身份的他,必须将人民警察打击犯罪的能力与决心传递给每一位群众。其实他更像是一颗螺丝钉,不管任务是烦重还是无味,他都扎得进、立得稳、耐得久。

  总在路上,初心不变

  2015年9月警察公共关系科成立,这是省内首设的警察公共关系科,是元谋警方打造的一张“接地气”名片。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飞哥一直秉着“只有报道更真实、更客观才能赢得受众”的理念,让这张“名片”更有影响力。飞哥一直和我们说:们要怀着善良和单纯的动机去行驶监督权,把真实的、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呈现给群众,第一时间的让元谋群众知道身边发生了什么?让给多的群众了解人民警察这个职业,走近人民警察,聆听来自警营平凡岗位的故事。

  日常生活中,警察给人们的印象仿佛是公式化的,然而只有真正靠近他们,你才会真正地感受到他们的与众不同。飞哥和我们讲述他经历过的一个十分普通的案例,那是他才做宣传工作的时候,案情本身没有什么特别,当他赶到现场时,刑侦大队的队员已经在现场分析案情,好几个民警是前一天晚上值夜班,刚刚躺下去没多久又起床,到了现场还不由自主地打了哈欠,但是一谈到案子,每个人都立刻进入了一种紧张的状态,熬红的眼睛里闪着光。之后,随着案情陷入僵局,每个人的精神再一次低沉,很想睡觉,每个人都拼命地抽着烟,他说就是那个时候抽烟才有烟瘾的,然后到了第二天凌晨3点,破案的消息突然传来,刚才还强忍着睡意的同事们突然之间全部兴奋了起来。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只有身在现场才能体会得到。大家像过年一样,不论是小民警还是大领导,都互相握手……虽然对于他们来说,侦破这样的案子早就是家常便饭了,但每一次他们还是会不由自主,他们会眼睛放光,他们会露出孩子一样灿烂的笑容,而我就会记录下这一刻。

  其实我能体会飞哥的这种感受,就像我看到高队长在办公室椅子上睡着了;听到杨姐和女儿说不能接她放学了,叮嘱她回家自己做饭;就像我做完视频半夜回到家,看到有网友留言点赞的时候……这是来源于生活最真实的感动。能用镜头记录最真实的生活,拍下动人的一刻让更多的人了解警察真性情的一面。“虽然干这行11年了,虽然新鲜感早已消逝了,虽然工作起来艰苦危险也枯燥无味,但就是这种感动一直支撑着我,让我热爱我的事业。”

  无论是讲故事的民警,还是民警讲述的故事,讲述的故事,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更没有大案要案的侦破,更多的是一些如何处理群众琐事,如何帮助百姓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以真情换真心。让群众深切感到,警察就在身边。

  这些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作为故事的主人公、亲历者或见证人,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娓娓讲述,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警察形象,反映了元谋公安民警扎根基层、爱岗敬业、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传递出坚持执法为民的执着与崇高、坚守理想信念的平凡与伟大的新时期人民警察精神,这是他的不变的初心。

  因为热爱,纵然是苦涩的海水也能激荡起欢乐的浪花;责任在肩,纵然是摩天的山峰也能刻下人类的足印。这就是一名坚守宣传岗位15年的普通民警用青春和汗水铸就的誓言。

警爸寻亲 ,小宝儿的回家之路

6月6日下午18时许,怀来县存瑞镇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王家楼乡西洪站村路边有一名弃婴,请求救助。

送别仪式:泪别战友贾巴伍各,致敬凉山缉毒英雄!

直播贾巴伍各的追悼会,让我们一起为英雄送行!

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国家连片特困地区的一天

第一次看上电视,第一次用上洗衣机,第一次学会用电饭煲做饭……搬进新家4个多月,苏取强一家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

奋战12小时的那场战斗

浓烟滚滚,火光耀眼,连续奋战12小时,这是我从警以来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灭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