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是国内合成毒品冰毒和K粉的主要产地。针对这一突出毒品问题,2013年7月30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汕尾召开毒情剖析会,同年9月13日,省委作出“雷霆扫毒一年攻坚、三年整治”重大战略部署。全省各级禁毒部门以严厉打击制毒、贩毒源头性、输出性犯罪为主线,推动打击成效快速提升,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截至今年3月,“雷霆扫毒”行动共侦破毒品案件7.4万起,刑拘犯罪嫌疑人8.7万名,缴获各类毒品70.1吨,打掉制贩毒团伙3958个,查处吸毒人员37万人次。
全面强化禁毒党政责任
面对严峻的毒情形势,广东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禁毒工作,省禁毒委3年来召开21次禁毒工作部署推进会议。
3年来,从省到各市均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禁毒工作的制度性文件,广东省委、省政府和省禁毒委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禁毒工作意见》《禁毒工作责任制》《禁毒重点整治工作办法》《禁毒工作评估办法》等系列文件法规,对制约禁毒工作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难题逐项进行破解。
区域协作,全链条式打击
3年来,广东省各级公安、海关缉私、边防等禁毒执法部门,开展了制毒犯罪清剿、外籍团伙贩毒打击、毒品集散整治、重大在逃人员追捕、通道毒品查缉、涉毒场所治理等专项工作。
广东警方创新总结出全链条打击战法。该战法通过开展区域合作、联合办案、统一收网,对毒品犯罪实施两头延伸;坚持“打团伙、摧网络、抓毒枭、破大案”,主动邀请和积极协助外省公安机关来广东开展案件延伸打上线、打合成仗;针对部分重点地区制毒分子外流至外省继续从事制贩毒活动的现象,广东警方广泛开展区域协作,实施“清内剿外”,对外流制贩毒分子追着打。3年来,广东警方累计排查32个毒品问题突出县区并开展重点整治,源头制贩毒犯罪形势逐步可控。
为强化源头治理、压减涉毒活动空间,针对毒品犯罪中的各个环节,广东公安机关持续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精神麻醉药品行业管理。公安机关会同工商、食药监、安监、海关等部门,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健全备案、购销许可制,将流失突出的易制毒化学品和116种新精神活性物质作为监管防范重点。省食药监局对全省20家不符合管理要求的一类精神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定点经营企业,依法控减经营范围。3年来,全省共查处易制毒化学品、精麻药品违法犯罪案件235起,缴获易制毒化学品240多吨、精麻药品1.9吨。
围绕重点整治地区开展集中围歼
2014年9月,根据陆丰地区以及与其毗邻的揭阳惠来毒情向外地转移的情况,广东警方集全省警力和侦查资源,启动了围绕打击涉陆丰、惠来制贩冰毒犯罪的“雷霆扫毒·围歼打击行动”。省公安厅成立围歼行动指挥部,持续推进对重点地区的大规模清查力度。
为严厉打击涉陆涉惠制贩毒犯罪,严防陆丰、惠来等地制毒活动转移,广东省公安厅一方面组织汕尾、揭阳公安机关强化对自侦案件的经营,全力围剿本地制贩毒犯罪。另一方面,组织全省公安机关以毒品目标案件为牵引,锁定跨区域涉陆涉惠制贩毒团伙和网络,联合侦查、同步收网,实施跨区域、跨警种联动作战的规模化打击。
在公安部禁毒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全省各地大力加强信息研判,加大与外省及境外合作力度,联手开展信息研判和侦查协作,共协助外省破获多起涉陆丰、惠来制贩毒案件。
针对涉陆丰、惠来冰毒在珠三角等地区集散问题,广州、深圳、梅州、潮州、汕头、东莞等市公安机关及机场、海关、铁路、边防等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切实加大堵源截流工作力度。在省公安厅的指挥协调下,汕尾市公安局开展禁毒追逃行动,成立禁毒追逃领导小组。陆丰市还实行市党政领导和公安局班子成员包案包追逃责任制。
(记者 王清波 通讯员 尹利勇 陈健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