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山东德州:精准高效落实攻坚任务

2017-06-13 17:12  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闵玥
字号  分享至:

  山东省公安厅部署开展基层基础建设三年攻坚战以来,德州公安机关坚持目标攻坚与品牌警务建设融汇,务实创新与拓展特点结合,各项任务攻坚梯次推进、纵深发展、高效落地。

  精准发力,激发基层攻坚动力

  我们紧紧抓住派出所建设这条主线,狠抓重点领域攻坚举措的推进落实,压实分县局和警种部门主体责任,完善工作机制,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警力下沉、重心下移、保障下倾。

  ——优化警力布局,夯实攻坚基础。我们提请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通知》,通过持续推进“千警进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增加人员编制,动员组织机关民警到派出所工作等措施优化警力配置,目前派出所警力已占分县局总警力的49%。

  ——突出战略定位,夯实社区警务。进一步强化社区警务室建设,全面落实社区民警专职化,目前社区民警专职化率达75.4%,彻底解决空巢警务室问题。同时,主动将社区警务与社区网格化管理对接,建立专职警务助理队伍,建立健全管理使用、教育培训、绩效考核等配套机制,切实解决好社区和农村社会治理的“真空”“盲点”问题。

  ——完善综合保障,增进基层实力。争取市县两级党委政府支持,明确将基层所队各项经费足额纳入县市区年度财政预算,全额保障。把一线民警执法记录仪配备作为落实从优待警措施的重点来抓,一线民警执法记录仪配备率达100%。同时,持续深化“三所两队”规范化建设,目前德州已对160个派出所的“两室三区”(勤务指挥室、综合服务室、办案区、办公区、生活区)进行全面提升,为基层消防队改造营房、更新设施,为基层民警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统筹谋划,推进基层基础与品牌创建互促共赢

  我们将攻坚行动与品牌警务创建融会贯通,紧抓关键点,突出基层基础支撑作用,打好优势牌,突出品牌警务反哺效能,及时将创建成果转化为战斗力,引领攻坚行动向纵深推进。

  ——对标“平安警务”要求,推进打防管控一体化。推动打击、防范、管理、控制良性互动,实现对社会治安有效防控。通过中层主要负责人轮流担任指挥长机制,倒逼机关警种部门参与实战;在29个城区派出所和57个治安复杂农村派出所建立勤务指挥室,实现扁平指挥、快速反应;围绕“人、地、物、事、组织(行业)、网”等治安要素,率先建设寄递业治安管理信息平台,有效管理快递企业和快递员。

  ——严格“数据警务”标准,推进基础工作信息化。坚持城乡智能交通、立体防控一体规划推进,建成多层合围、多网叠加的智能信息采集网络。同时,汇聚公安内外信息资源,打通人、车、路、网、图等重点治安要素关联路径,整合405类94亿余条数据,实现全警共用共享,为基层实战提供便利。在此基础上,自主研发Y系族谱多代关系人分析、多元轨迹分析等实战工具。

  ——深化“规范警务”建设,推进执法勤务标准化。深化受立案和刑事案件“两统一”改革,推进闭环管理系统本地化改造,增加受立案、证据视图等模块,实现对警情、案件、场所、财物、案卷等基本执法要素的全方位、全流程、信息化管控;科学确定专业警种和派出所办案分工,建立有限责任型派出所;细化执法标准依据,配套制作微视频及指导案例,严格落实现场执法活动音视频记录制度,民警执法更加规范、保障更加有力。

  ——树牢“民生警务”意识,推进管理服务精细化。将落户审批权限全部下放至基层派出所,并推动户籍业务、派出所开具证明等就近办理,增加出入境城区受理点,启用新驾管服务中心,最大限度增强群众获得感。升级民生警务平台,对94项服务事项进行流程再造,拓展网上服务广度和深度;搭建微警务平台和五级微警矩阵,运用新载体宣传发动群众。

  创新拓展,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我们将基层基础工作融入现代警务机制构建大局之中,注重本土特点,聚力创新发展,不断拓宽外延内涵,打出夯实基础的“组合拳”,实现基层基础工作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突出一体规划,落实整体防控。根据德州要道防控点多、边界防控线长、农村防控面广的治安特点,将智能交通建设纳入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打通人、车、物与地等关联因素,建设立体化、信息化防控网络。以农村和鲁冀边界视频监控建设为抓手,查漏点、补盲区,推进173条县乡道路智能交通建设和8000多个村庄视频监控建设,在203.6公里的鲁冀边界建设高清探头2500余处、治安卡口和电子警察130余处。

  ——突出力量整合,做强综合实体。针对一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警力较少和派出所、刑警、交警各自为战、力量分散的实际,在27个单位试点以派出所、刑警中队、交警中队为主体的“所队合一”,充分发挥派出所综合战斗实体作用。围绕“六个一”机制(一个勤务指挥体系、一个接待窗口、一个办案中心、一个信息平台、一组值班力量、一个后勤保障体系),从群众需求出发,融合接处警、事故处理、纠纷调解、车辆牌证和户政等窗口业务,推行一门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推进新的便民、利民、惠民措施,提高办事效率。

  ——突出民意汇聚,回应群众关切。全面整合纪委、督察、信访、法制等网上网下、内部外部诉求渠道,构建集民意诉求推送办理、发现问题、整改反馈于一体的涉警综合应用平台,将非紧急业务咨询、求助、投诉、举报等诉求统一流转办理,有效解决民意受理渠道分散、办理多头重复、监督质量不高等问题。同时,建立民意诉求联席会商、办理终结等机制,严格落实一月一小会商、一季度一大研判制度,充分挖掘民意数据在治安、治理、治警等方面的潜力,动态掌握关注重点、热点,使“警务围绕民意转”真正成为各层各级的自觉行动,切实达到了民意引领规范执法服务、落实便民措施、提升群众满意度的目的。

  (于松岩 作者系德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

相关报道

跨国贩毒链因一纸条“掉链子”被警方捣毁

为了贩卖毒品,毒贩子可以说是想破脑袋。而在其中的一个案例中,破案的关键是一张字条。

浙江丽水对"公职老赖"零容忍:曝光50人传唤214人

6月12日,浙江丽水中院官微发布消息,称“丽水法院执行风暴猛烈席卷‘公职老赖’”。

79件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背后:行政机关为何屡...

2016年至今,云南各级法院共受理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件79件。仅今年5月,云南就有4家基层法院分别审结了4起环...

一封特殊的来信

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事莫过于看到自己教育的服刑人员,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认罪悔罪,重新走出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