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缉毒重在“铲草除根”

2017-06-08 16:19  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闵玥
字号  分享至:

  为深入贯彻落实2017年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精神,有效遏制当前国内地下制毒犯罪的上升势头,公安部日前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专门会议,部署在全国以“端制毒窝点、打制毒团伙、清制毒原料”为重点,开展联合打击制毒犯罪“4·14”专项行动。(6月3日《人民公安报》)

  近年来,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各地公安机关持续开展严厉打击涉毒犯罪活动,相继侦破了一批重特大涉毒案件,打掉了一批涉毒团伙,抓获了一批涉毒违法犯罪分子,取得了明显战果。但在当前毒品问题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毒品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境外毒品渗透不断加剧,毒品问题尚在蔓延,涉毒犯罪案件仍然频发。如果不从源头上清除制毒犯罪,涉毒违法犯罪就会像割韭菜一样,割掉一茬又会长出新的一茬。

  《左传·隐公六年》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后世以“铲草除根”谓彻底去除祸根、不留后患。笔者以为,缉毒也是一样,如果把毒品比作毒草,那么,运贩毒犯罪就是它的茎叶,而制毒犯罪则是它的根源。因此,我们不仅要“铲”去运贩毒犯罪的“茎叶”,而且更要着力“除”掉地下制毒的“根”,这样才能绝其后患,使其再也生长不起来,最终实现“天下无毒”的目标。公安部决定在全国开展以“端制毒窝点、打制毒团伙、清制毒原料”为重点的专项行动,就是“铲草除根”之举。

  笔者认为,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应加强组织领导,将堵源截流摆在禁毒工作的首要位置,建立健全“四个机制”,坚决打好这一重大战役。

  其一,要建立健全发现和预防制毒工作机制。公安机关要联合食药监等职能部门,充分发动基层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容易发生地下制毒的偏远山区、水库、林场、养殖场、仓库和重点化工、设备生产企业等高危场所和部位,全面开展拉网式排查,发现毒品种植、毒品原料、制毒设备和制造毒品窝点,坚决予以铲除、收缴、端掉。

  其二,要建立健全合成作战打击机制。对于发现重大地下制毒犯罪案件和跨区域地下制毒犯罪线索,要树立缉毒斗争“一盘棋”的思想,实行统一指挥、当地多警联动和跨区域多地警方协同合成作战,顺藤摸瓜,追根溯源,在查清案情的基础上,同步收网,精确打击,彻底捣毁制毒厂点,全部抓获制毒人员,力求一网打尽。

  其三,要建立健全民警缉毒业务培训机制。针对一些地方基层民警发现、识别、处置制毒厂点经验不足的现状,要适时举办缉毒工作培训班,组织开展缉毒相关业务培训,提高民警对地下制毒场所的识别、处置能力。

  其四,要建立健全出入境检查与国际合作机制。相关部门要同心协力,加强出入境检查,严格把好入口关,并加强与境外国家和地区警方合作,联手缉毒,坚决铲断境外毒品流入国内的链条,遏制涉毒犯罪案件高发多发势头,推动禁毒工作向纵深发展。

  (李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