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环保督察组,脏了多年的路口变干净了”,“现在每天接送孩子,再也不用捂着鼻子、绕着边走了。”这,就是民声。对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问题,山西省太原市委书记、市长重点领办,各区县各部门建立立行立改工作机制,使交办的问题第一时间得到整改解决。不到一周的时间,困扰当地居民的脏乱差路口就得到了彻底整治。放置了20余年的垃圾点被撤除,改为垃圾回收车定点停靠收集垃圾。
环境变好了,高兴的自然是老百姓。一些积压的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并非是不能解决,而是平时真不作为。一些积攒数年的问题能够一朝解决,恰恰说明一个问题:某些部门和干部唯有触动到“自身”利益时,才会去真作为。据公开的数据显示,三批中央环保督察已初步立案处罚15586家,罚款7.75亿元,立案侦查1154件,行政和刑事拘留1075人,问责10426人,约谈12386人。实际上,一些环境问题如果各地在平时就及时处理、解决,也不至于让环保督察组如此大费周折。处理人、罚款等等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让我们的环境好起来,平时的真打真干至关重要。
环境保护问题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坚决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生态环境禁不起折腾,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禁不起折腾。这就需要各级干部切身履行好环境保护职责。要知道,环保督察有结束之日,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却不能止步。归根到底,良好的生态环境,要靠当地的干部带领群众来保护,靠别人行不通。——杨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