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公安厅制定下发《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三年攻坚战警务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牢牢把握“服务中心工作、服务基层一线、服务实战需求”的总体要求,深化警务保障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加强保障能力建设,构建现代警务保障体系,提升警务保障效能,为基层基础建设三年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优质高效的保障服务。
建立完善现代警务保障体系。意见首先明确了从2017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实现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以深化经费保障体制机制改革为载体,建立体现公安特点的更加完善的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经费保障渠道和保障标准体系,规范内控管理,倾斜基层一线,提升基层公安保障能力和水平;依托大数据、警务云、物联网等新技术,着眼基层实战,建立“宏观规划、全警融合、充分共享”的信息化建设模式,保持警用装备的良好性能;大力推进公安基础设施建设,体现公安业务特殊功能需求,统筹设计、科学规划,改善基层基础设施硬件保障条件,满足公安业务实战需要;秉承先进管理理念,大力推进警务保障系统信息化建设,顺畅各业务流程关联,融合、贯穿、共享警务保障业务各类信息资源,实现警务保障的全面系统化、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
着眼服务实战大力倾斜基层。意见指出,要在确保现行公用经费保障标准落实到位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基层公安经费的稳步增长机制。积极争取相关政策和经费支持,按照基层高于机关的原则,区分岗位、层次,足额争取执勤岗位津贴、民警加班补贴及特殊警种津贴,将特巡警经常性开支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尽快争取落实警务辅助人员工资、社会保险、抚恤金、健康查体、意外伤害保险等相关经费。围绕刑侦科学技术室和食品快检、毒品等实验室一体化建设、基层所队主官大轮训、红蓝对抗综合演练、跨区域巡特警拉动等攻坚任务,全力做好经费保障工作。建立健全公安装备维护、损耗补充工作机制和基层公安机关装备标准体系,加强指纹采集、执法记录仪、单警装备、消防抢险救援器材等基层急需装备的配备和管理,优先保障基层实战用车和一线民警执法办案用车,探索制定执法执勤用车使用办法。统一新建派出所办公用房建筑外观形象,落实特巡警营房、训练场、靶场、备勤用房、公安派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建立全省统一的公安应急装备物资调运机制。意见明确,山东将围绕实战需求,着力加强应急保障建设。修订完善省、市、县三级应急装备物资储备标准,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全省统一的应急装备物资储备调运机制和平台,建立业务熟练、快速反应的应急保障队伍,实现“储备充足、性能良好,统一管理、调运畅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平战结合、快速到位”的保障目标,保证公安应急装备市内4小时到位、省内8小时到位。积极推进警用航空建设,加强无人机配备、训练和应用,提升遂行任务能力。探索建立警务保障业务“大培训”机制,逐步实现警务保障部门业务培训常态化、全覆盖。
(记者 王志波、通讯员 朱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