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我关了电脑,也关了手机,安心过一天没有干扰的日子。
房间干净整洁,可我还是又进行了一番整理。然后盘腿坐在地板上,挑选自己喜爱的CD,最后选中约翰·威廉的专辑。一首首吉他曲随着电流连接,顷刻流泻而出,四下回荡。被音符惊动的墙壁,家具,器物都跟我一起竖起耳朵。
沏茶的时候我为自己的矫情笑出了声。我不懂茶道,也没认真读过陆羽的《茶经》,结婚时别人送的一套景泰蓝茶具大部分时间被束之高阁。对于我来说,茶道素来是一门博大精深、玄妙高雅的艺术。《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妙玉对品茶有过一段精彩描述“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驴了”,可见品茶是件多么有讲究的事。而我,居然毛躁地准备了一壶茶来喝,岂不是牛驴不如?如此这般刻意营造气氛绝对难逃矫揉造作之嫌。然而世界上严苛的状况太多。约束感鞍前马后跟着我们。在某个随性的时空里,没有必须的规矩拘囚,没有必须的专业和道行捆缚,既然可以做到,既然高兴,有什么理由不允许自己矫揉造作一回,满足下自己的心情呢?
从书柜里抽出昨天买的《傅雷文集》(文学卷),直接坐在地板上靠着沙发看。
傅雷先生是声名远扬的翻译家。第一次知道傅雷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上大一,正在读罗曼·罗兰的《搏斗》。因为喜欢罗曼·罗兰富有哲理的文字,便跑到校图书馆找他的其他著作。那个时候非文科院校的文学著作数量有限,我在充满潮气的旧书堆里好容易才找到了《贝多芬传》,书的译者就写着“傅雷”。没有极高的音乐素养,单靠文字技巧是无法表达出《贝多芬传》所包含的音乐灵魂的,更不可能有勇气在译文之外越俎直评贝多芬的作品。然而傅雷做到了,他像罗曼·罗兰一样热爱音乐,并具有极高的音乐鉴赏水平。除了音乐,傅雷还精通中国古文物及绘画艺术。他在法国留学期间曾兼攻西洋美术。我想,傅雷之所以翻译水平登峰造极应该和他自身的学贯中西密不可分。
他在《地中海中怒吼》中这样描述“船左的半天,都变成阴黑,烟雾似的浮云笼罩在无名的深蓝色的岛上,似乎巍巍的山石都要把我们活吞下去。黑压压的肃杀之气,密布周围,全个海面都像沸了一样的在翻腾踊跃,我们的船就像幼年时玩的秋千和浪木一样,层层相因的浪从山脚下渐渐的卷向船来,便在怪叫的风声中,觉得坐了飞机一般的浮了起来,心魂摇旌未定,又从万仞悬崖上一直降落到深谷里去,四溅的浪花,雨点一般的把我们包围着。”没有华丽巍峨的辞藻堆砌,却用质朴的语言描绘出了逼真的自然景观。既栩栩如生,又真切富有实感。
但译文的辉煌几乎掩却了傅雷先生本身的文学光芒。他自己的述著生前从未系统成集。我买的这套《傅雷文集》由他的次子傅敏编定,时至1994年才初次结集。文集分为三卷,收录了傅雷的散文、杂感、书信以及音乐和美术的著述。一直读下来,渐渐感觉到傅雷先生的博闻强识及文学修为的精深。誉为文学家他当之无愧。
时间滑得很快,散文看完的时候已到下午5点。忍不住翻看一眼下一部分,第一篇《现代法国文艺思潮》,由此展开傅雷个人对文艺的精彩评论。改天继续。打开手机,结束一天的逃遁,满心的愉快仍然在延续。接下来出门做该做的事,走前打开电脑给朋友留言说想念你。晚上回来记录下一天的心情。喜欢这样的日子。
( 清寒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