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马建宇,1994年参加公安工作,2010年至今任重庆市石柱县拘留所所长。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先后荣获“公安监管工作成绩突出先进个人”“全国拘留所工作业务能手”“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
积极破解难题,创新基础建设换新颜
马建宇认为,基础设施、技防设备、教育环境都是限制拘留所发展的短板,都是拘留所身上最为脆弱的“细胞”,拘留所要有新发展,应补全“基础细胞”。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拘留所旧貌换新颜;他加强拘留所技防保障,开展监控联网、部署安全警戒、周界控制等八大系统,织密拘留所安全屏障;打造人文环境,他设置监室、过道走廊名言警句、书画作品,营造温馨和谐环境。
马建宇创新拘留所管理教育模式,创建“远程视频会见室”,解决群众会见难问题;创建“法制宣传室”,用于入所法治教育及对外法治宣传;与司法、民政、妇联、信访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媒体、网络征集社会人士打造“绿叶自愿者帮教团队”;创建教室局域网,结合《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等自制精品课件,实现远程电子课堂及在线考试,自主开发《影音播报系统》,丰富拘留所教育工作手段;设置休息角,放置便民伞、饮水机、急救药品箱,为探访群众提供便利。近年来,拘留所实现零事故、队伍零违纪、群众零投诉。在他的带领下,全所民警创新实干,从三级拘留所一路蝶变为“全国标兵拘留所”。
扎实注重积累,创新工作方法添新彩
面对新形势下公安监管工作新的挑战和考验,马建宇创新岗位联动勤务模式,实行24小时1名所领导带班、1名管教民警负责管教事务、4名民警辅警分时段交替监控巡视、1名医务人员值班巡诊的“1141”工作模式,破解了拘留所管理措施难实施、管理岗位难独立的大难题。
马建宇以自身对法律、法规的熟悉,创造性提出以“重点环节规范化、执法管理流程化、执法行为要点化”为主要内容的菜单式“三化”工作法;他推动出台《关于办理停止执行拘留等事项若干规定》,制订了《执法管理一体流程图》等执法流程;他总结提炼了收拘“两验一查一核实”、管教“三发一收两告知”、被拘留人“六个一”管理模式,使拘留所成为了弘扬法治文明的新窗口、法治文明监管的新阵地。
主动谋求发展,创新矛盾化解建新功
在马建宇看来,拘留所不单是履行惩戒职能的执法部门,更是一所教育、感化、挽救的特殊学校。
马建宇立足小平台,服务大平安,创新社会矛盾化解手段。他推动制订《石柱县公安局石柱县人民法院司法协作工作规范》,协同县综治办挂牌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办公室”,做好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他积累了“四四五六”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法,搭建“矛盾化解工作室”、“心理咨询室”、“妇女维权室”、“法律援助站”四个工作平台,结合所内矛盾化解建立“调解责任、矛盾排查、逐案处置、内外联动”四项工作措施,会同多个单位形成“综合治理、维稳工作、司法协作、跟踪巩固、联动救助”五项机制,梳理总结出“说理释法、亲友规劝、情感感化、社会帮教、合力攻坚、跟踪回访”六种工作手段,形成化解合力,融入社会矛盾化解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