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要当个挖掘机!”我脱口而出。
他一听乐了,“你是蓝翔技校毕业的?”
他这么随和,我胆子顿时大了几分,发誓要从这个爱民模范身上挖出点新鲜东西。
第一次采访大家心目中的英雄模范,我有点紧张。他看出我的局促,常有欢快之语。但语速不快,内容娓娓道来,那急与徐、高亢与平淡之间有种独特的味道,又句句明晰、简捷,每个故事都像块大磁铁一样吸引着我。我甚至想丢掉笔,算了不记了,听故事先,可又觉得那样显得不专业。正犹豫着,他停顿一下,笑了笑,“你可以把手机打开,录下来!”
我找不到地缝,只能转移视线,把目光放在他身后那盆长得茂盛的非洲茉莉上。
他误以为我在看他的头发,有些感慨地说:“这几年头发白了很多。”
我不自觉地“哦”了一声。他两鬓的白发,是比一般同龄人白的多,阳光下熠熠闪耀。我又望着他的脸,他的眼角刻着很深的皱纹,就像《茶花赋》里写的:如果他离开你,走进人丛里去,立刻便消逝了,再也不容易寻到他。他就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民警,正是这样一个人,整月整年,劳心劳力,默默把爱民情怀投到旅客群众身上。平安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我想问点不一样的东西,问他有没有不如意不开心的事情。
大概那天天气极好,风又轻柔,他一直微笑,说,我很平凡,也没什么波折和忧愁。穿着警服的他和微笑的他叠合得非常完美。
后来我们又说起他的儿子,谈到儿子,他语气暖暖的,好像那个可爱的儿子远远的就要扑进他怀里似的。
快到中午时,他妻子打过来一个电话。他似有歉意,重复说着等一会儿、可能去不了的话。
“怎么了?”我试着问,心里很不安。
“没事。”他突然不再说话,中间又起身给我倒水。等了一会儿,深深吸口气。他的背后有着很多的不幸,之前我也了解一些。这时候潜藏在心底的对英雄的印象,开始一幕幕在我脑中闪现,我却想跳过这容易让人激动的部分。
末了,他说:“还是——最好还是不要多写这些!”
我点头,他又说:“谁家没个事,都不容易!”
又一个电话打进来,他站起来,说不好意思,要去接孩子,还要赶去医院,妻子今天正好出院。
我跟着他一起走出去,因为单位在一个偏僻的小巷子里。我说刚来时让我找了好一会儿。
你猜他怎么说,他说:“这事就是,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啊。”
我急切地要跳起来,我说我不要写那些板板正正的材料,不要把您写成模范,要把您写成一个诗人。
他爽朗一笑,“台上的模范和台下鼓掌的,都是平凡的人,也都是不平凡的人!”
若别人问我今天来采访哪位英雄了?我定会说,没有英雄模范,只是个最可爱的人。
回去后写完,发给他看。他说极好,十分感谢,还发了平时他写的文章给我。最后又说感谢。
我听了很是惭愧,只恨自己笔拙,没有写出他的一分半分。但我想那是一种内在的东西,我们达不到也无法触及,那是一种最可爱的“模范气质”。既动人心魄,又悄无声息。
我想起他的那句话“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句话真好!我心里时常默念,比起之前,我对警察,对英雄模范的认识真是大不相同了。
(作者单位:洛阳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