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黄河花园小区人员流量大、人员复杂,一些功能设置不够齐全规范,给治安防控和社区服务工作带来一定困难。2015年,该小区被中卫市公安局沙坡头分局列为“不安全小区”进行挂牌治理。
自全市推行“一村一警”社区警务建设以来,黄河花园警务室综合施策,多头发力,压降发案,2017年第一季度发案量同比下降65%,案件高发、多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这个“不安全小区”的转变,源于“互联网+”与社区警务的深度融合,也是今年中卫市将“一村一警”社区警务建设作为政府工程全面推进的一个缩影。
今年3月,中卫市综治委下发了《关于深化“一村一警”社区警务建设的意见》,各县(区)公安局快速反应、迅速行动。他们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研究解决了人员、资金等保障问题,建立完善了社区警务机制,在线索收集、人员管控、服务群众等方面成效显著。
推动落实社区警务机制全覆盖
全市共配备专职社区民警125人,沙坡头区有39名,占派出所总警力的39%,配备“村警”431名。沙坡头分局加大奖惩力度,实施一案一奖,对案前漏管失控、辖区案件连续3个月上升的派出所负责人、社区民警进行约谈。
海原县政府拨付专项资金保障“村警”待遇,建成“村警”工作站170个,并为全县172名“村警”全部配备智能手机和制式服装,政府每年拿出10万元专门用于“村警”工作奖励。
中宁县公安局根据指标业绩、民意调查情况,对社区民警、“村警”进行全面考核。
推广“互联网+”社区警务工作法
沙坡头分局分门别类建立了115个群防群治工作微信群,设计“二维码”警民联系卡38个,每天向辖区群众分类推送预警防范、警务信息等,并及时接受微信报警、意见建议、咨询求助等信息。
中宁县公安局建立以居民小区、内部单位、特种行业、商业网点、流动人口等为主的各种微信群和QQ群82个,随时发布安全宣传和治安防范信息,及时掌握各类预警信息,并提供户籍、出入境、居住证等业务咨询。
海原县公安局通过“民意通”APP广泛收集各类矛盾纠纷、治安动态信息。
突出特色加强典型培育
沙坡头分局以东关警务室为试点,突出精品警务室建设,打造社区警务工作亮点。
中宁县公安局推广社区警务“1124”工作模式,包括1名民警、1名辅警包抓2个以上行政村,履行4员职责,即了解社情民意,当好联络员;掌握治安状况,当好预警员;掌控重点人员,当好管理员;化解矛盾纠纷,当好调解员。落实进村“六做六问”,即做群防群治、信息收集、矛盾化解、法制宣传、重点帮教、便民服务;问热点问题、治安状况、矛盾纠纷、生产生活、意见建议等。
海原县公安局实行“一村一警”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初步形成特色鲜明的社区警务工作法。
截至目前,中卫市社区民警、“村警”共收集各种治安动态信息1962条、案件线索205条,协助破案40余起,协助抓获在逃人员5名,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3名,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425起,及时制止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8起,为高龄群众和残疾人入户办理证件70余人次。升级版的社区警务工作模式初步形成,“一村一警”社区警务建设正在提升群众的安全指数和幸福指数。
(记者 苏 婕 通讯员 秦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