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以“创新机制、指导实战、警社联动”为指导,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全面研究并推进刑侦警务实战化建设,改革创新侦查模式,更加注重以手段创新带动核心战斗力建设,以综合管理提升打击效能,努力打造更高效集约、贴合实战的刑侦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对突出“盗抢骗”犯罪活动的精准打击效能。
创新侦办机制
近40套电脑及网络设备,以2名民警和3名辅警为一组,按辖区地域划分为8个“合成侦查行动小组”,这就是奉贤分局刑侦支队在今年2月初成立的“四侦合一”作战中心的全新“装备”。不仅“装备”是新的,奉贤刑侦在侦查机制的运作中,也同样进行了改革。按照“一案一组”模块化战斗,逐案落实“盗抢骗”案件线索受理处置,成倍提高了反应速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战操作,作战中心将公安信息化、科技化手段充分发挥,有效提升了侦查打击能力与水平。2月24日,两名犯罪嫌疑人在辖区大润发超市实施扒窃,作战中心仅用2个多小时就查清了两名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和来往路线,不到24小时就将已经逃往浦东地区的两名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并且找回了还没来得及脱手的被盗手机。
创建作战中心的背后,是奉贤刑侦部门对侵财类案件侦查思维的转变。与先前各自为战的办案流程大为不同,在作战中心合成侦查小组“3+2”固有警力的基础上,刑侦支队与基层派出所协同作战,释放出“3+2+X”的巨大能量。
以奉贤中心镇的南桥派出所为例,以前,派出所各警组只负责每天各自值班时的发案。报警人报完案,各值班警组依据当日警力情况,有时在次日开始调阅查询,容易错过案件侦办的黄金时间。“现在不一样了,侵财类案件110到场先期处置完,就该作战中心发挥作用了,有线索马上采集,没线索马上反馈。”作战中心负责人蓝善涵说。同时,新的处警机制要求派出所110处警民警负责接待报案人,对现场进行简易勘查,作战中心启动作战模式,主动将刑事侦查“大数据”手段应用于实战,确保随到随采,一旦发现嫌疑人体貌特征要马上落实布控。据统计,自今年2月作战中心运行以来,已累计抓获违法犯罪人员50人,破获“盗抢骗”案件75起。
拓宽管控视角
在作战中心成立的基础上,奉贤公安继续深化警种协作、警社联动机制,推进实有人口管理、社区警务建设、公安行政监督等基础警务,既有效延伸了工作触角,及时发现违法犯罪线索,又推动了“打防结合、以管促防”的管控模式。
2月底,南桥派出所率先召集辖区几十家重点单位的内部安全保卫工作负责人开会,并签订治安协议书,明确了各自的治安责任。定期定时接受由刑侦作战中心下发的协查通报,也成为每位保卫负责人的常态工作。这一举措很快奏效,迅速在全区各镇试点开来。
3月初,南桥派出所辖区发生多起盗窃电动自行车电瓶的案件。作战中心很快获得嫌疑人作案时的照片,由于天气、时间等因素干扰,照片未能清楚辨识嫌疑人的面部特征。可嫌疑人作案时穿着的一件红底白花纹雨衣,引起了辖区某加油站员工的注意。某日,在为一前来加油的摩托车加油时,发现骑车人的穿着与协查通报类似,加油站员工拨打了报警电话。最终,民警抓获了犯罪嫌疑人黄某,为系列盗窃案画上了句号。
不仅如此,该举措也为奉贤公安各警种的积极配合与协作拓宽了道路。不久前,奉城派出所接群众110报警称,停在辖区医院急诊室楼门口的一辆电动车被盗。接报后,作战中心很快下发了被盗车辆的协查通报。就在案发后的第4天,社区民警对辖区内一棋牌室例行治安检查时,发现了与协查中被盗车辆特征吻合的可疑电动车。社区民警随即与所内治安民警取得联系,会同刑侦民警围绕这一线索同步开展侦查追踪。各警种发挥自身优势,很快抓获犯罪嫌疑人李某。经审讯,李某不仅对偷盗电动车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还主动交代曾骑乘这辆电动车在某社区一棋牌室盗窃他人财物7万元的“案中案”。
加强防范宣传
近年来,奉贤公安始终把刑侦基础工作视为核心战斗力建设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在规范“一长四必”工作的基础上,他们主动融入治安防范宣传,巧妙摸索和推动了“勘防结合、以宣促防”的工作模式。今年3月起,奉贤刑侦在“盗抢骗”案件现场勘验过程中,推行“小小宣传册 浓浓爱民情”主题宣传活动。
有别于传统的防范宣传,宣传地点是“案发地”,而宣讲人正是勘查现场的刑事技术人员。因为考虑到奉贤地处郊区,“盗抢骗”案件多发于开放式小区,城郊接合部及农村地区安防薄弱等特点,奉贤刑侦部门根据近年来侦办的典型案例,专门编印了奉贤警方防盗、防抢、防骗提示手册,将群众容易忽视的居家防范技巧进行归纳整理。自防范宣传开展以来,在一定程度上从源头减轻治安管理压力,深受辖区居民的称赞。
(记者 吴艺 通讯员 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