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山东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建设三年攻坚战开局之年,如何做强基层基础工作,推动三年攻坚战起好步、开好局?对此,莱西市公安机关积极探索,以做强社区警务为突破口,创新警务模式,总结推广走村头、坐炕头、蹲地头、巡街头的“四头”工作法,让社区警务接地气,有效拉近了警民间的距离,也充分调动了社区民警潜心基层、服务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
如何让社区民警更快、更好地融入当地群众中?莱西市公安局要求所有社区民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到各村头、社区拜访干部、联系群众,与他们拉家常、听民意、摸实情,广泛收集广大群众对公安机关在打击犯罪、管理服务、执法办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谈心,化解矛盾,为民解忧。
如今,实地走访每月不少于7天、走访村居每月不少于10家次,在莱西市公安局已成为社区民警的自觉行动。“1+2+N”社区警务模式和“一村一警务助理”农村警务模式在莱西大地遍地生根。
为真正让社区警务应民意、入民心、惠民生,莱西市公安局鼓励社区民警深入到群众家中,坐上群众的炕头,与群众面对面谈话唠嗑,增进警民感情。针对辖区群众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的实际,引导民警在具体工作中灵活处置,对文化水平偏低的群众,交流以农事丰欠、家长里短等内容为主,在谈话唠嗑中很自然地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对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群众,民警则直接向他们宣传法律法规、防盗、防火、防骗等知识,让群众感觉到民警是身边人、懂行人、实在人、有感情的人,让他们从心里愿意跟民警交往相处。
今年以来,民警在“炕头交流”中先后征求意见、建议330余条,现场解决问题240余件次。
为能更多地与群众进行接触、交流,社区民警积极深入到田间地头,走近群众,蹲下身子,与群众边干活边交流,效果事半功倍。谈起自己的工作,青岛路派出所社区民警于奉贤说:“小事做好了,大事也就做好了,老百姓也就满意了。”
在莱西市,蹲地头成了社区民警的必修课。他们在蹲地头走访中,无形间与群众拉近了关系,化解了邻里间的小矛盾、小纠纷,同时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今年以来,莱西市公安局社区民警先后化解矛盾纠纷110余起,搜集各类破案线索60余条,直接破案80余起。
工作中,社区民警依托熟知辖区情况的实际,充分发挥“1+2+N”社区警务模式和“一村一警务助理”农村警务模式作用,科学配置,实现警力布局最优化,对重点地区、重点村庄、重点小区、重点部位等易发案、多案区域,实行不间断巡逻,提高现场抓获率。同时,强化对可疑人员、可疑车辆的盘查力度和密度,进一步提高见警率,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空间。
如今,社区警务室就如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距离近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感也得到了提升。家住姜山镇泰光社区的李先生说,自己家附近出租户多,人员成分复杂,而白天全家人都要上班,总担心不安全,现在经常看到社区民警的身影,原先的顾虑也就没有了……(宋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