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件未实名登记的快递包裹里,藏着3小袋大麻,民警循线追踪,抓获卖家和买家;“大麻”案又牵出新型毒品“邮票”案,5张指甲盖大小的白纸,加包装才0.05克,却是连毒贩都不敢触摸的新型毒品“邮票”。5月4日,福建厦门思明警方对外通报,在飓风肃毒专项行动中,思明警方破获一起新型毒品“邮票”案。
线索——寄件人不写真实姓名,快递包裹内藏大麻
3月16日,一名男子从厦门泰兴路一家琴行寄出5件包裹,快递员上门取件时,寄件男子并未露面,5件快递已经打包好,上面并未留下寄件人的身份信息。
按照物流寄递业实名登记的规定,快递员将这5件快递包裹开包进行检查。打开一个包裹后,快递员看到里面装了一大包膨化食品,在食品中夹杂着一个小牛皮纸袋,袋子里面装着干枯的“叶子”,拆开第二个包裹,里面也夹杂着小牛皮纸袋。
快递员觉得这些包裹不正常,带着一片干枯的“叶子”找到筼筜派出所民警。民警王浩田一眼就认出这是大麻毒品,立即赶到快递点,检查这些包裹。
经检查,5个包裹中,只有两个装着衣服,另外3个包裹各夹杂一个小牛皮纸袋包装的大麻,总共约20克。快递单上的收件地址显示,夹杂大麻的3个包裹中两个寄往北京,一个寄往思明区沙坡尾。
追查——抓获买家和卖家,缴获大麻又获新线索
虽然快递包裹未填写寄件人的信息,民警王浩田还是通过技术手段找到了寄件人董某。董某曾在一家培训机构上班,他寄快递时故意不现身,明显是不想暴露自己。
3月17日中午,在思明分局禁毒大队的协调下,民警将董某抓获。在董某的住处,民警缴获用小瓶子装的23克大麻。与此同时,筼筜派出所民警林宏伟又通过快递包裹追踪到买家的信息,抓获购买毒品的嫌疑人杜某和魏某,这两人都在沙坡尾一家文化创意公司上班,曾找过中间人曹某向董某购买毒品。
据杜某交代,杜某先后两次通过曹某购买大麻毒品,而曹某除了卖大麻,还销售一种俗称“邮票”的新型毒品,而且双方约定在3月17日晚上以300元一张的价格交易。
“邮票”两个字立即引起民警的警觉。民警虽然听说过“邮票”毒品,但并未见过实物。据介绍,“邮票”新型毒品无色无味,毒性是摇头丸的3倍,被称为“世界最强致幻剂”,在厦门十分罕见。
抓捕——循线追踪,查获新型毒品“邮票”
3月17日22时许,民警林宏伟和同事身着便装,跟着杜某到了一家户外极限运动馆,见到了前来贩毒的曹某。民警悄悄跟着杜某,但警惕的曹某却在见到杜某后问:“是不是有人在跟着我们?”
话音未落,民警马上冲过去将曹某控制。在曹某的上衣口袋里,民警找到了一张“邮票”毒品——这只是一张指甲盖大小的湿润纸片,上面只有一些小孔,密封在一个小塑料袋中。
3月18日,民警在曹某的住处找到了另外4张“邮票”毒品。据曹某交代,他之前在上海旅游时,通过微信认识了几名朋友,这几名朋友有“邮票”毒品,他以250元一张的价格,向对方购买了5张,准备用来销售,没想到第一次交易就被民警抓获。
危害——“邮票”毒品量大会致死,毒贩平时不敢触摸
据曹某交代,“邮票”毒品具有极强的致幻性,仅仅皮肤接触就能吸收毒品。“圈内人士”吸食“邮票”毒品前一定会找绝对安全的地方,屋内不能有任何桌椅家具的尖角,否则一旦药效发作,身体不受控制地摇晃,整个人处于疯狂状态,极易撞到尖角处受伤或发生意外。
曹某贩卖“邮票”毒品时也十分小心,平时绝对不会让毒品和皮肤接触,只在贩卖前从连成一片的“邮票”中剪下一张单独出售。每张“邮票”的大小都要严格控制,量大会致死。目前,涉嫌贩卖毒品的曹某、董某已被警方刑拘。涉嫌吸毒的杜某、魏某均已被警方依法处理,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黄晓洁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