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政法故事|他从失火渔船中抱出煤气瓶……
张静(左)在调试无人机。 谭国色 摄
初见张静,戴着眼镜的他给人的感觉更多像一个文化人,难以看出他已在公安边防基层一线服务了5年多。聊起工作时,他那铿锵有力、逻辑清晰的话语,才让人认识到一个真实的张静:一名实干者。公安部基础建设标兵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人民警察、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这些荣誉正是这名实干者的佐证。“做好公安边防工作,要常怀服务之心,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标准。”
张静用一句话道出了自己的工作秘诀。
警务室搬到海边 第一时间能救人
2012年,在机关负责后勤工作10年之久的张静被支队委以重任,调到阳江市公安边防支队海陵派出所当教导员。刚走马上任不久,辖区发生的一起溺水事件就触动了张静的内心。当年五一期间,闸坡旅客络绎不绝、人山人海。当时正在海陵东岛附近巡逻的张静获悉,有两名从外地过来游玩的大学生,私自到南海一号附近非游泳区域冲浪,被海水冲走致死,张静得知后心情非常沉重。
在出事海域行走时,张静从当地群众的议论声中获悉,每年这个地方都有很多不知情的游客,冒险到这非游泳区游泳、冲浪,很容易发生溺水事件。如何才能有效阻止游客到该非游泳、区冲浪游泳呢?张静坐在沙滩上,面朝大海思索着。突然,他跳起来,立马驾车赶赴海陵实验区管委会,主动向管委会领导提出:在南海一号附近靠海沙滩边上增设一间警务室。
设立警务室的建议得到了管委会的肯定,并在很短时间内搭建了起来。每到旅游季,派出所就会组织警力在警务室上班,近距离地监控着附近沙滩、海域安全情况,一发现有游客擅自到非游泳区玩水时,警务室值班人员立马通过对讲机喊话提醒,同时也派人到海边喊话警告提醒。万一有人出现溺水危险时,边防官兵会第一时间展开施救。
警务室的设立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边防官兵至今成功救起出现溺水危险人员140余名。
预约制度解矛盾 纠纷事件降九成
2015年5月,张静因表现优秀被提拔到市公安边防支队闸坡派出所当所长。闸坡边防派出所担负着闸坡港及240平方公里海域的边防保卫任务、管理停泊在码头港千艘船只和三大风景区治安管理任务,工作压力不言而喻。“刚到新岗位,最头疼的就是港口码头的船只经常因为停泊问题而引发很多矛盾纠纷。”张静坦言,刚当所长时,辖区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一天10多起矛盾纠纷、打架事件,光是做化解工作就忙得焦头烂额。
张静发现,这些纠纷大部分都是因为码头船只停泊问题引起的。原来,每天都有很多船只需要停靠回码头,在码头交鱼给鱼贩,但由于码头泊位有限,有的船只长时间霸占泊位,有的船只争抢泊位,形成了你争我抢的恶性“抢位”风气。
获悉这情况后,张静每天都到码头转,寻找问题的“症结”。特别是休渔节期间,张静顶着烈日、冒着酷暑,逐条渔船登船拜访渔民。经过两个多月的走访调研、征求多方意见后,张静牵头组织渔政、海事、码头交易所、渔船老板等部门、人员召开座谈会,商议想出了一个令所有船民都认可并称赞的预约泊船办法。
“现在泊船有秩序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大家都去抢,甚至打架。”渔民张大叔说,现在谁要泊船,必须要提前到派出所登记预约,而且每条船停泊的时间都有规定,不能恶意长时间霸占泊位。
翻阅案件登记记录,实施预约泊船后,辖区因泊船而引发的刑事、治安案件大幅下降九成左右。“纠纷少了,打架等治安案件也少了,民警有更多精力做其它防控工作。”张静略带自豪地说,去年辖区仅发一宗刑事案件。
只身摸黑钻船舱 拯救千船于危难
“我这个人喜欢思考,不管遇到什么事,总是要想办法去解决,期盼得到群众的认可。”张静说,群众的满意是自己工作的最大满足。正因为这样,所以不管做什么事,张静总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不管遇到什么事,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今年3月7日凌晨时分,闸坡中心渔港内2艘停放的渔船着火。接到警情后,张静一边组织警力火速赶赴现场,一边指令官兵利用无人机在上空搜索着火准确位置及观察火势蔓延情况。“当时渔港码头停泊着1000多艘船只,船与船都是相连着的。”张静回忆起那次火灾,心仍有余悸,如果不及时扑灭大火的话,极有可能“火烧连营”。
大火扑灭后,为了不留后患,张静深入船舱灭火源。但当其进入船舱后,一股浓浓的煤气味扑面而来。“不好!船舱底的煤气瓶泄露了,往后退。”没来得及多想的张静向后面的官兵下了命令后,自己却摸黑钻进舱内将3个煤气瓶抱出来扔到海里。
“现在想起来还是有点怕,万一煤气瓶爆炸了,后果将不堪设想。不过在那个时候压根没时间去想什么,唯一想到的就是如果爆炸了,这1000多艘船就完了。”张静坦言:“那样做也许是工作的责任感的驱使,每个穿着这身军装的人都会这么做。”
记者 陈健鹏 通讯员 谭国色 陈醒 赵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