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明天就是五四青年节了!今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
这所大学可是中国政法人的“摇篮”。很多政法君,就是这所大学的毕业生。
今天,总书记来到咱们的母校,政法君们是不是感到格外亲切?
先来看看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的足迹图——


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对中国政法大学建校65周年向全校师生员工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青年、全国高校广大师生、全国广大青年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美好祝愿,向全国政法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

总书记考察时,还亲切会见了张晋藩、廉希圣、李德顺、王卫国、卞建林等中国政法大学资深教授。

习近平步入中国政法大学学生活动中心,在该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本科二年级2班团支部主题团日活动上,为主题团日活动点赞,对大家树立远大的志向表示肯定。总书记说,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考察全国著名高校。他对中国政法大学的考察,既体现了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对青年的殷切期望。
法治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寄托了总书记对“中国梦”的追求。新一代的政法君,应当有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为实现国家法治贡献力量。
现在,长安君(微信ID:changan-j)就给小伙伴们盘点一下,总书记对“依法治国”的重要表述,以及总书记的校园足迹,体现了治国理政哪些重要思想——
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国”二十个金句
1、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
——201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
2、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纲纪不彰,党将不党,国将不国。要在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中进一步重申,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任何人都不得违背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搞“独立王国”、自行其是,任何人都不得把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胡作非为,任何人都不得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徇私枉法,任何人都不得把司法权力作为私器谋取私利、满足私欲。党纪国法的红线不能逾越。
——2015年2月2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
4、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要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
——2015年2月2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5、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2015年2月2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6、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
——2015年2月2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2014年12月3日,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
8、科学立法是处理改革和法治关系的重要环节。要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发展需要。
——2014年10月27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9、现在,一些党员、干部仍然存在人治思想和长官意识,认为依法办事条条框框多、束缚手脚,凡事都要自己说了算,根本不知道有法律存在,大搞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这种现象不改变,依法治国就难以真正落实。
——2014年10月23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表于《求是》杂志2015年第1期
10、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
——2014年10月23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表于《求是》杂志2015年第1期
1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2014年10月20日,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12、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014年10月20日,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关于中央政治局工作的报告
13、发展人民民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4、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5、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2014年1月7日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6、要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执法者,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铁面无私,秉公执法。
——2014年1月7日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7、政府职能转变到哪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到哪一步。
——2013年2月28日,在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18、各有关方面都要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看待立法工作,不要囿于自己那些所谓利益,更不要因此对立法工作形成干扰。要想明白,国家和人民整体利益再小也是大,部门、行业等局部利益再大也是小。
——2013年2月2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9、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国,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国;越是强调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质量。
——2013年2月2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2013年1月22日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校园足迹”里的治国理政思想
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视察了中国10所大学。谈国防、谈经济、谈法治、谈创新,总书记对青年学子的谆谆告诫中,蕴含着国家领导人治国理政的思维脉络。总书记的“校园足迹”,留在了哪些高等学府?面对年轻人,总书记聊了啥?
主题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2013年11月4日,中南大学)


2、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爱国爱澳传统,自觉增强推进“一国两制”事业的历史责任感,珍惜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创造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2014年12月20日,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


3、武警部队作为国家反恐维稳的重要力量,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有力打击各种暴力恐怖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2014年4月9日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种警察学院)


4、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说过,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2014年5月4日,北京大学)
5、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责任,对前人的责任,对后人的责任。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坚定信念,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2014年5月4日,北京大学)

主题二:全面深化改革




8、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要结合实际坚持运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经验,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2013年7月17日 中国科学院大学)

9、鲁迅先生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也对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2014年5月4日,北京大学)

10、要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使培养的学员符合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的需要。要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走出一条有利于高端军事人才成长的新路子。(2013年11月5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主题三:全面依法治国


11、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习近平亲切会见了张晋藩、廉希圣、李德顺、王卫国、卞建林等中国政法大学资深教授。习近平说,你们见证和参与了我们国家依法治国的进程,对培养法治人才都作出了很大贡献。(2017年5月3日,中国政法大学)
主题四:全面从严治党


12、要坚持扭住党委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把党委班子搞得很坚强,增强党委班子的原则性、战斗性。(2016年3月23日,国防大学)
13、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做到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学探索创新性有机统一。(2016年3月23日,国防大学)
加油,中国!加油,中国青年!加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路!(苏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