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教育部回应“假华侨生联考”:零容忍 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2017-04-26 08:26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黄琴
字号  分享至: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中介机构帮助国内考生获取华侨身份参加联招考试一事。教育部高度重视,会同国务院侨办对有关情况进行了认真核查。

  根据中央有关侨务政策,为增进华侨青年对祖国的了解,维系他们与祖国的情感,1985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始组织内地高校联合招收港澳台侨学生。联合招生单独实行统一考试、统一录取,考试时间和考试内容均与普通高考不同。

  自2006年起,针对一些地方华侨考生报名资格造假的现象,教育部会同外交部、公安部、国务院侨办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规范措施,严格限定华侨考生报名条件,严格审核考生报名资格。经过治理,华侨考生报名资格造假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近5年间,每年平均报名参加全国联招考试的华侨考生均不超过50人。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会同外交部、公安部、国务院侨办等部门,持续加大资格审查力度,对资格造假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做到“零容忍”;进一步研究完善相关政策,严格落实招生信息公开,切实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同时,教育部也特别提醒有关考生和家长,要警惕部分中介机构的虚假宣传,防止上当受骗。

  【此前报道】

  11年之后,“假华侨生”新闻日前再次受到社会关注,路子跟原来几乎是一模一样:中介收家长几十万元,让考生从内地考生变身“华侨生”,有资格参加华侨生全国联招,中介号称考生可以200分上“211”高校、400分上“985”高校,能够PK京籍考生。

  华侨生全国联招,是内地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入学考试的简称。华侨生不占高校招生指标,且由于报考人数不多,部分高校甚至是211高校都招不满计划名额,以至于有空子可钻,即通过换“马甲”的方式完成身份转变,获得准考资格。如中介所言,家长想让孩子参加华侨生全国联招,通过办理菲律宾绿卡或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让孩子获得华侨身份后,再去国外待两年,“出口转内销”,等坐到华侨生联考考场时,“土著”就变成了“华侨生”。(来源:新京报)

相关报道

中意联合警务巡逻

4月24日至5月7日,来自意大利的4名警员将与中国公安民警在北京和上海有关旅游景区开展为期2周的联合巡逻。

广西原国企老总贪腐千万一审判刑12年

原广西林业造纸厂厂长安明明等5人利用改制、转让和拆迁非法侵吞国有资产案25日一审宣判。

专家:"红通"归案不是"守株待兔"凭好运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铁腕反腐,不仅在国内掀起“反腐风暴”,更编织反腐“天网”覆盖海外。

因为爱着你的爱

3月8日那天,福建上杭县公安局进行十佳警嫂表彰,我很荣幸成为其中一员,表彰大会上,这首歌让我感慨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