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请保持对伤痛的深情凝视

2017-04-16 17:12  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闵玥
字号  分享至:

  今年清明节,有一条新闻被反复提到:4月7日,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古淮河北岸,张纯如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张纯如是谁?

  20年前,张纯如出版了一部著作——《南京大屠杀》,这是第一本完整呈现南京大屠杀的英文书籍。一经发表,便登上畅销书榜,轰动世界。

  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出版之前,西方社会对南京大屠杀知之甚少。他们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知道被纳粹屠杀的百万犹太人。如果没有她对真相的执著挖掘,对国难的锥心叙述,让南京大屠杀这一浩劫真正进入西方人的视野,世界上很多人并不知道,二战期间日军在南京曾经犯下怎样的滔天暴行。有评论说,如果没有张纯如,没有这本书,西方世界将不知道南京大屠杀。

  在这本书的《导言》中,张纯如曾经这样表达自己的写作目的:“我写这本书的最大希望,是激发起其他作家和历史学家调研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故事,在最后一缕从过去传来的声音,由于数量年年减少而永远消失之前……”

  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曾经的伤痛终究会被新生事物代替。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那些曾经的伤痛,应该成为今天的我们要明了的主题。

  有一个答案一直明确,历史不容遗忘。

  在鲁迅的那个时代,当他看到年轻的生命一个个不断逝去时只能感叹“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那是他身处那个时代的难以避免的无奈,而如今,战争远离我们的生活许久,我们依然需要点什么来提醒自己,曾经我们也痛过。于是,我们会用各种方式去探寻那些历史的真相,保存那些曾经的记忆,纪念那些曾经的抗争。不是为了一遍遍揭开已经结痂的伤疤,而是为了不再受伤。

  张纯如用个人的写作向西方世界揭示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而越来越多的个人也加入到纪念的行列中,不是为了终日抱怨,只是为了不要忘记。

  今年8月14日,我国首部获得公映许可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将正式上映。该片靠个人电影团队完成了对受害者的访谈和影片的拍摄制作,而影片公映所需费用则来自29135名网友参与的众筹。它记录了截至2014年,幸存于世的最后22位慰安妇的人生以及她们的真实记忆。然而,2014年电影拍到的22位老人,截至2017年1月,只剩下11位。这几个数字又一次提醒我们,从过去传来的声音,数量越来越少了。如何面对这些即将到来的“消失”?也许影片宣传海报的那几个字会给我们答案,那就是——深情凝视。

  (武忞)

雄安新区三县公安部门澄清“购车摇号”谣言

目前,三地群众购车已趋于理性,汽车销售量逐渐回落。

广州原副市长曹鉴燎一审被判无期 受贿超8000万元

曹鉴燎被认定受贿超8000万元,判处无期徒刑。曹鉴燎当庭表示上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世界回响

从政要到学者,再到普通民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全球范围内“圈粉”无数。

愿四月里的每朵小花都芬芳

在黄河岸边,在警徽下面,有这样一群默默无闻配合着警察的工作,替警察分担重担的女人,在英姿飒爽的身后,她们的名字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