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清明节的温度

2017-04-01 16:26  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闵玥
字号  分享至:

  年年岁岁清明至,今朝又至。

  每逢清明,似乎总有话要说的,但多是重复的言语。如清明雨,几乎此时所有的文章都渲染着,仿佛只有提到了清明的雨水,这个节日才有湿润的温度。在绵绵的细雨中,思绪也如雨丝,缠绕起我们的心情。

  其实清明和火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想那晋文公,竟听信了谗言,放火烧了绵山,企图逼隐居的介子推自己走出来。然而,愚蠢的结果必然是惨烈,介子推以死明志,坚守不出,让晋文公懊悔不已,也让天下从此有了清冷而萧索的寒食节(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编者注)。曾几何时,清明也许只是个气候更迭的符号,是春天的标志,却由此时而添加了人文的厚重内涵,演变成为气节的象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中,气节是很重要的东西。《史记·刺客列传》载,智伯与赵襄子交战,兵败身亡,他的门士豫让决心为他复仇,刺杀赵襄子。为此,豫让“漆身为癞,吞炭为哑,行乞于市”,连他的妻子都认不出他的相貌。但是,也许命运有时是偏向强者的,豫让多次行动都告失败。朋友劝他,不如投降赵襄子,以你的才干一定能成为赵的亲信。到那时,再刺杀他不是易如反掌吗。豫让却说:“不可!既已委质为臣,而又求杀之,是二心也。”就是说,我要跟随了赵襄子,必然要忠诚于他,岂能再杀之。最终,豫让被赵襄子抓获,自知不活,恳求赵襄子把衣服脱下来,拔剑连刺衣服三次,了却心愿,然后自杀。豫让由此成为“士为知己者死”的标志,遂成一种气节的榜样。

  气节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而变化。文化就是这样,桑田沧海,不变的是特质,丰富的是精神。抗战时期,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展现的是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当狼牙山五壮士跳下悬崖的时候,当远征军士兵决战松山的时候,他们的所思所想,已经不再是“士为知己者死”式的献身,而是面对侵略者时胸中有祖国的大义凛然。中国人永远是崇敬英雄的,清明节的主题,在今天也已经成为向英雄致敬。

  我们今天所说的英雄,当然不仅是清高的介子推和刚烈的豫让之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且不断创新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时代精神。今天的英雄业绩,必然与祖国与民族的复兴大业紧紧相连,必然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强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清明时节的雨,今天应为英雄而挥洒;清明时节的火,今天应为英雄而燃烧。我们在年年岁岁的清明节时重复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是我们的心声。

  2016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牺牲民警362人。毫无疑问,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在清明节到来之际,细细数着他们的名姓,泪飞如雨,心扉痛彻。想这年年岁岁的清明节,却是我们最痛心的时刻了。

  说起来,人总是要死的,生死也许并无多少稀奇之处,只是自然规律罢了。但人总归有感情,感情寄托之处,必是生离死别的感伤。行文至此,忽然得知一个不幸的消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公安局民警林琳因病逝世,年仅29岁。因着逝者的年轻,我们为之悲痛;更因着逝者是位优秀的公安歌手,我们更为之惋惜。突然就想,英雄的内涵,在今天是应更丰盈的吧,每一个为了事业、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而作出贡献的平凡人,都应该是英雄。

  这便使清明时节的温度,更加温暖了。

  (张策)

泪目!不是沙子迷了眼,是这沙画戳中我的心

清明时节,雨纷纷;缅怀英烈,祭亡魂。

吉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谷春立受贿案一审开庭

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新闻记者、各界群众五十余人旁听了庭审。

小学生骑共享单车上学现象普遍 专家:涉嫌违法

另外防范未成年人使用,除实名认证之外,车锁的可靠性也很关键,部分共享单车使用机械锁,容易导致破解。

一名年轻入额法官眼中的司改变化

无论司改怎么改,对我们入额法官来说,不改的是对每一个案件的严谨和责任、是对法治炽热真诚的信仰、是做一名专业法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