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28日,在江苏省公安厅的直接指导下,在浙江、河南等地警方的密切协作下,江苏泰州、姜堰两级公安机关集中展开收网行动,成功摧毁以贺某某等人为首的特大网络诈骗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15名,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3月30日,泰州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了案情。
“投资”先甜后苦,“亏损”50余万元
“股市投入10万元,赚10%才1万元。炒期货投入10万元,放大10倍杠杆就是100万元,赚10%就能赚10万元。”高杠杆、高收益率、双向交易、专家指导……听着自称新鸿金融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业务员楚某的介绍,姜堰市民王某动了心。2016年9月22日,王某在缴纳了1.28万元会员费后,根据对方提供的相关信息,很快“盈利”1万元。
尝到“甜头”的王某按照对方要求,登录该公司网站,下载安装“国际期货系统”客户端,先期投入20万元,扣去手续费,余额19.8万元。根据10倍杠杆计算,平台显示账户资金198万元。但是到了11月9日,账户就只剩2万余元了,忧虑的王某准备将余款取出。对方称必须等当日16时30分结算时,才可以提取余额。
紧接着,对方一再声称王某亏损是因为最近行情不太好。在对方一番鼓动之后,11月9日、11月17日,王某又先后3次通过手机银行向该公司提供的户名为“胡某”的银行卡转账8万元、10万元、20万元。至11月25日,王某共投入58万元,最后只剩4万余元。
2017年1月1日,王某突然发现客户端和网站均无法登录了。1月8日,王某来到合同上提供的公司地址寻找时,发现该公司并不存在。1月9日,王某向泰州市姜堰区公安局报案。
警方初步调查发现,自2016年2月以来,直接打款到“胡某”银行卡的账户来自北京、西藏、黑龙江、江苏、福建等12个省区市,受害人多达50余名,此外,还有直接打款到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受害人。而案件所涉及的多家公司均无期货、股票的经营资质。同时查明,每家公司有操盘手10人左右,每名操盘手下辖业务员10人不等。先由业务员通过电话或微信与受害人联系,骗取其信任后,再由操盘手接手,提供所谓的“内部信息”,进行转账、汇款操作。
顺藤摸瓜锁定幕后老板,摸清团伙架构
案情上报后,引起了江苏省公安厅的高度重视,泰州、姜堰两级公安机关随即成立专案组。
“首先要查明取款嫌疑人的身份,因为前期侦查发现公司名称、地址和代理商、业务员的身份都是伪造的。”办案民警介绍。通过调阅银行和路面监控,尽管2名嫌疑人戴着口罩、用帽子遮挡,但其驾驶的2辆汽车还是进入了民警的视线。经比对,驾驶人正是车主王某、贺某。
警方顺藤摸瓜,从王某、贺某所持银行卡查出资金交易共计1100余万元,关联查出幕后老板贺某某持有的“母卡”,资金交易累计3000余万元。警方再反向侦查,从“母卡”查出持二级卡的9人、持三级卡的100余人。
每查出一人,对应标注其所扮演的“角色”。办案民警告诉记者,根据掌握信息,从上午9时一直梳理到晚上9时,才将整个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列出来。
因为公司地址经常变更,根据网上招聘广告,专案组专门安排侦查员拨打电话,化装前去“应聘”,至3月25日,终于摸清案件所涉公司的详细地址。
3月27日,在浙江、河南警方的大力协作下,泰州、姜堰两级公安机关共出动警力200余名,分9个抓捕小组在两省多地成功捣毁窝点9处,抓获犯罪嫌疑人115名,缴获作案用电脑300余台、电话280余部。
至此,这一特大网络诈骗犯罪团伙被彻底摧毁。
团伙“精心包装”,成员“术业专攻”
为隐蔽作案,该团伙成立“拓领科技”“润达国际”(均未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等企业,办公地点选择在繁华街区,掩人耳目,采取固定的网络营销模式实施诈骗。其中,业务员主要负责拨打海量手机号码,猎取“投资者”;骨干成员负责诱骗受害人缴纳会员费,再诱骗受害人炒期货。
从交易记录看,受害人至少50人以上。除姜堰市民王某到公安机关报案外,各地仅有3人报案。“由于该团伙骨干成员进行后台人工操作,绝大多数受害人认为是炒期货亏了,所以很少有人到公安机关报案。”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金小军介绍。事实上,所有受害人资金打到该团伙的账号之后,并未进入真正的期货平台,而是变成该团伙犯罪所得。
在抓捕现场,民警发现,该团伙成员人人都有《股指话术》《各通电话重心》《股票专业知识》等通话问答模板,诈骗依照剧本开展。而员工的收入按诈骗实际到账计算,每月个人业绩前三名的,除工资外奖励人民币5000元;业绩排名第四至第六名的,奖励4000元……
(赵家新 马洪建 徐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