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中国侦探推理小说在路上

2017-03-28 08:24  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郭美宏
字号  分享至:

  和跟我差不多年龄的朋友谈侦探推理小说,大家马上便会提到福尔摩斯、阿加莎·克里斯蒂和日本的松本清张等人。若和年轻人说起来,他们大概开口就是东野圭吾。总之,在大家的印象中侦探推理小说似乎都是洋人的玩意儿,于中国人来说属舶来品。这样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文学界公认,现代侦探推理小说始于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是他在1841年创作了第一篇侦探小说作品《莫格街谋杀案》,由此确立了现代侦探推理小说的全部模式。时至今日,侦探推理小说创作大多仍然延续着爱伦·坡的手法,渐渐在文学领域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学样式。

  在中国传统文学史上,有着一批所谓“公案小说”,如《包公案》《施公案》等等。也有人说这是中国侦探推理小说的鼻祖。我以为其实不然,中国传统公案小说至多可以称之为一种优秀文学传统,是现代中国侦探推理小说可借鉴的重要因素,但它并不具备现代侦探推理小说的诸多特点。其实换一个角度说,公案小说与当今的公安题材小说,倒似乎有着更深的渊源。

  中国现代侦探推理小说的起步并不晚。在1896年,西方侦探推理小说就被引进了中国,在当时梁启超主编的《时务报》上,就首次刊出了《英包探勘盗密约案》,即福尔摩斯探案中的一段故事。在当时,西方侦探推理小说在中国的翻译速度很快,甚至福尔摩斯探案的新作在英国刊出仅五个月,中国就有了译本。西方文化在中国的渗透,侦探推理小说竟然是急先锋之一。再后来,中国人模仿西方侦探推理小说模式的创作就多了起来,也出现了以程小青为代表的优秀中国侦探推理作家,中国侦探推理小说和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一起,成为中国通俗小说创作的三大支柱。

  文化就是这样,渗透必然和反渗透相辅相成,也必然在渗透的过程中时时刻刻地发生融合和变化,最终的结果,文化注入新的血液,发展形成新的文化形态,文化的生命便如此生生不息。翻开程小青先生的《霍桑探案集》,模式是西方的,故事却是中国的,当时中国社会的林林总总,都反映在小说的字里行间。这样的作品当然受到读者欢迎,程小青先生被誉为“现代侦探小说之父”也是当之无愧。侦探推理小说在中国走过的道路,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典型。

  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看待这种文化的交融。这种包容首先缘于自身的文化自信,其次是海纳百川的心胸。文化的交融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讲中国侦探推理小说还在路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时至今日,全国侦探推理小说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标志了这种文学样式的旺盛生命力。但是坦白说,中国侦探推理小说的发展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缺少能在世界侦探小说界叫得响的经典作品,侦探推理小说的普及程度也还不高。究其原因,当然很复杂,侦探推理小说某种意义上的“水土不服”,恐怕也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

  毕竟不是程小青的年代了,单纯的模仿、简单的借鉴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胃口,创新之路却还在艰难探索之中。公案小说的可借鉴之处在哪里?公安题材小说和侦探推理小说的区别在哪里?网络写作为侦探推理小说创造了什么样的新空间?侦探推理小说的民族化问题出路何在?这些问题虽依然待解,但侦探推理小说中国流派已经初步形成,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张 策)

CCTV曝光:这样充电严重泄露你个人隐私

保护个人隐私,你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充电桩吗了?

辽宁政法委原书记苏宏章受贿案一审:受贿超1996万

哈尔滨市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苏宏章及其辩护人到庭参加诉讼。

法治之国,罪与罚谁来判定?看“辱母杀人案”

法律不是不保护好人,也不是分辨不出坏人,但法律平等地保护所有人的生命。

“我们就在这里,不偏不倚!”

这看似情话般的表白,却是法官们对待工作、对待当事人独有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