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我进入法院不久即被调入执行局工作。由于案多人少的现实压力,3个月后便开始独立办案。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执行工作需要一直在外边“跑”:或跑着去寻找被执行人,或跑着去各协助单位查询财产信息,或跑着去银行冻结、扣划账户,或跑着去现场勘查……
一年多里,我从来没有一天,能够踏踏实实地在办公室写文书、看报纸,而足迹却已遍布全国十余个省份。连日甚至连月在外“跑”,虽然很累很苦,但每当看到申请人领取标的款时脸上展露出的笑容,我的心里就乐开了花,因为我的“常跑”终于成就了他们的“梦想”。
2016年10月,我被院党组安排到研究室工作。不同于执行局的“常跑”,研究室的工作需要“常坐”:坐着冥思苦想撰写汇报材料;坐着绞尽脑汁编写信息简报;坐着闭目深思宣传切入点;坐着细细品读案例分析……
有时候,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一坐就到了夜里一两点钟,熬得人精疲力竭。但是每当自己的作品见诸报端,每当自己写的材料被领导称赞,我的心里也美滋滋的,因为我的“常坐”终于成就了自己的“梦想”。
“常跑”可以兑现当事人的“纸上权利”,“常坐”可以让司法活动持续“发声”。两个部门,完全不同的两种工作状态,但都需要时间、汗水与智慧的沉淀。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2017年是砥砺奋进之年,我将在研究室的岗位上,保持“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坚守“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追求,秉承司法情怀,撸起袖子加油干!(杨青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