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雯/漫画
二狗是贫困乡村的一个地地道道的青年农民。
二狗最大的爱好就是唱歌。早晨起来到离村子远的地方吼,在农田里干活边干边唱,在家里做饭、养鸡、喂鸭什么的也耽误不了他哼哼。
这一年,乡里要开新年联欢会,二狗毛遂自荐要求参加。没想到,他这一唱竟然把看联欢会的人给震住了,一下子在全乡出了名。这次的小有名声,对二狗来说可是个巨大的鼓舞。尽管家里依旧经济拮据,但二狗唱歌的热情日益高涨。
这以后,二狗经常留心县里、市里组织的演唱活动,一发现有这样的机会,他绝不会放过。随着参加活动的增多,二狗“唱歌唱得好”的名气越来越大,在县里、市里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甚至被全国著名的歌唱家给看上了。
俗话说,一级有一级的水平。经过歌唱家的点拨,二狗唱歌如虎添翼,歌唱水平与日俱增,央视上常见,还经常到全国各地参演节目,一时间,二狗村里热闹了。
二狗出名,很快就被省里的文化处长看到了。处长很兴奋。处长和二狗不仅是一个县里的,还是一个乡里隔壁村的!处长和二狗虽然根本就不认识,但处长决定要充分利用好二狗这个典型。为了在二狗身上做文章,处长可是绞尽脑汁下了一番功夫。
处长给县里打电话,提出对二狗的“三要”要求:要宣传、要采访、要挖掘,并表示自己要亲自去。
几天后,处长在县里领导的陪同下,风尘仆仆来到二狗村里到二狗家一看,处长很是一番感慨,破旧矮小的院墙土房,破烂不堪的桌子板凳,脏兮兮的锅碗瓢勺……
采访二狗完毕,处长又提出了“几要”:宣传二狗的事迹要下大力,要有高度,要有新意,要开阔思路,要敢于幻想,要挖空心思。
稿子报上来了,处长一看,满篇全是大白话!根本没有按照他的指示去做。处长非常生气,气愤过后,干脆自己动手,真的是挖空心思,重写成了稿件。处长很得意,弄了个笔名“三妮”。你是二狗,我就三妮吧,处长笑着联系了省里一家报纸,用邮件发了过去。
两天后,“三妮”的稿子在当地报纸刊发了。
这回,二狗村里更加热闹了!“记者没来过二狗家呀?”“来的那个处长眼睛瞎了?”“二狗家里都啥样了,他们还写成这样!”“‘三妮’是谁啊,跟着二狗出名了……”
那两天,二狗出门,都绕道,躲着村民。(郭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