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平安中国”系列网络访谈活动推出全国公安厅局长权威访谈。3月10日,湖北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曾欣参加访谈。
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主持人:公安机关承担着打击犯罪、维护稳定、服务民生、保障发展的重要职责,请介绍一下湖北省公安机关在这方面的情况。
曾欣:2016年,湖北省公安机关在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风险防控,推动联动共治,着力打造“平安湖北”升级版。
2016年,全省刑事、治安案件发案双下降,特别是命案、“盗抢骗”等群众关注的案件发案量大幅下降。命案发案387起,破案385起,破案率达99.48%,是2000年有统计以来发案最少、破案率最高的年份。交通、消防等公共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治安考核连续6个季度排名全国第一,消防考核名列全国前茅。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继续落实服务发展十二条、新八条和便民利民十九条,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湖北公安机关对此是如何理解和践行的?
曾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特别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特别强调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特别强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湖北公安机关坚决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作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期盼为念,为人民利益而战,努力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
公共安全,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是平安建设的晴雨表,人民群众高度关注。近几年,我们坚持“少发事故、少伤亡就是最大的民生、最大的为人民服务”“把隐患当事故”,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一个理念”,落实从严抓监管、从实除隐患的“两从要求”,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坐针毡”的“三如心态”,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并举”,推动省市县乡(镇)村“五级联动”,努力实现公共安全由“救火”向“防火”转变,努力变“运气”为“底气”、变“小底气”为“大底气”。
交通安全是湖北公共安全重要的基本盘。近年来,在人、车、路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全省交通事故总量和伤亡人数逐年下降。但我们也清醒看到存在的短板,在全省深入开展“找教训、补短板、提能力、变财富”活动,抓源头治理,全面排查整治隐患。积极推动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建设,省市县乡(镇)村五级共同发力,夯实安全根基。抓严格执法,紧盯旅游客车、校车、农村面包车、危化品运输车等重点车辆,紧盯酒驾、疲劳驾驶、超员超载等重点违法行为。2016年,全省查处酒驾4.6万起,同比上升58.6%。
在消防安全方面,湖北在全国率先推动“智慧消防”建设,加强微型消防站建设,推动制定行业部门消防管理标准,强化重点行业领域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截至目前,全省超过46个月未发生死亡7人以上火灾事故。但我们清醒认识到,越是没有发生大事故,大事故就可能离我们越来越近;越是没有发生大事故,越要做好防大事故的准备,必须始终保持底线思维。
严打违法犯罪,打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主持人:打击违法犯罪是公安机关的主业。在这方面,湖北公安机关是如何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努力的方向,以实际行动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呢?
曾欣: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这些年,我们持续深化“全警都是信息员情报员战斗员”建设,始终坚持“更快地破大案、更多地破小案、更准地办好案、更好地控发案、更深地挖积案”,不断提升“四侦一化”核心战斗力,深入开展“荆楚平安使命2016”打击整治行动,以打开路、以打促防、以打促安,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治安环境。
我们坚持以“命案必破”为目标,凡发生命案,主要领导必须坐镇破案、最精干的警力参与破案、最好的装备用于破案,最大限度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破大案体现能力,破小案既体现能力、更体现人民警察的情怀。近年来,“盗抢骗”等侵财犯罪破案难、追赃难、打击难,成为影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较突出因素。我们聚焦侵财“小案”,创新办案机制、形成打击合力,2016年侦办案件1.3万余起,移送起诉“盗抢骗”犯罪嫌疑人1万余名,追回涉案钱款9616万元。今年我们将继续深化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每月一通报、每月一排名,把这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去年,湖北省政府召开3次专题会议进行部署,省市两级建立“反电诈中心”,警银、警信、警媒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减少群众损失。去年全省侦破此类案件3198起,同比上升21%,挽回损失6000余万元,发案数连续6个月下降。
保卫“舌尖上的安全”、捍卫一方“绿水青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湖北高度关注食药品、环境等民生领域犯罪,湖北省公安厅和各地公安机关成立专门机构,深入开展“利剑”“清水蓝天”等系列专项行动。2016年,侦办案件757起,抓获嫌疑人1080名,摧毁制假售假团伙140余个,查获涉案财物价值4.43亿元。
纵深推进公安改革,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
主持人: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湖北公安机关在规范执法、服务民生、保障发展上打出了什么样的组合拳?
曾欣:我们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去服务,深入推进公安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在执法中体现服务。
我们深入推进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狠抓执法流程规范管理,全面启动受立案制度改革,推行刑事案件由法制部门统一审核、统一出口,对重大疑难案件或涉嫌非法取证案件提前介入监督,坚决消除执法漏洞,杜绝冤假错案。
今年2月,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全省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力争3年内基本形成完备的执法制度体系、规范的执法办案体系、系统的执法管理体系、实战的执法培训体系和有力的执法保障体系,让群众在每一项执法活动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该简化的一律简化,让群众少跑腿。我们深入推进审批、户籍、出入境、消防等行政管理改革,仅去年就下放和取消省级公安行政审批事项3项,只保留8项。我们推行行政审批职能、事项和人员、场所“四集中”,开发“网上行政审批系统”,专项清理整顿派出所办理证明,大大降低了群众的办事成本。
能在线的一律在线,让数据多跑路。目前,湖北网上公安局正式上线运行,治安、交管、出入境等127项民生项目实现网上受理、“一站式”服务。我们推行“互联网+交管”服务,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办理补换领机动车证照、预约驾驶人考试等业务。我们坚持弘扬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以科技创新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连续两年举办“全省公安科技创新大赛”。
为了及时了解群众呼声,推动工作在基层一线落小落细、落实落地,我们探索了“五访”工作法,即以暗访找问题、以突访察实情、以接访聚人心、以走访接地气、以回访明得失。
“五访”工作法既是新形势下践行群众路线的方法创新,也是狠抓工作落实的重要载体。2014年以来,全省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五访”,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实战、深入民警、深入群众,通过2万余次的暗访、突访等,发现整改问题5万余个。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战为引领,全面推广“五访”工作法、“现场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听取民声民意、化解问题隐患,为群众排忧解难。
去年夏天,湖北遭遇了6轮强降雨。汛情就是警情,湖北公安机关一手抓排险救援、交通疏导、应急保障等工作,一手抓社会治安管控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力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在长达33天的抗洪战斗中,6.3万名民警始终奋战在抗洪抢险最前线,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共出动警力25万人次,营救、转移、疏散被困群众50余万人,处置警情2万余起。期间,2名民警因公牺牲,43名民警光荣负伤。
以铁的纪律铁的作风,扎实做好队伍建设工作
主持人: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需要一支敢打、善打硬仗的公安队伍。湖北公安机关在队伍建设方面推出了哪些硬招、实招?
曾欣:荆楚大地警星闪耀,源于我们始终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从高赞警、从优待警、科学用警的力度统一。我们把思想建设作为“灵魂工程”来抓,引导全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公安机关必须以铁的纪律、铁的作风作保证。我们坚持治警先治长、打铁自身硬,通过创建“第一综合党支部”,抓住“关键少数”,以好班长带出好班子、好班子带出好队伍、好队伍创造好业绩;层层压实“两个责任”,持续开展纪律作风整治;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既注重抓早抓小,也坚持严肃纲纪、正风正气。
既要有亮剑的勇气,更要有亮剑的本事。面对社会治安新形势新挑战,我们立足内部挖潜,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持续推进科技强警、人才兴警战略工程,坚持实战练兵、强化日常培训。今年,我们将下大力气办好“派出所长学校”,集中轮训全省派出所长,更好发挥公安机关“兵头将尾”的重要作用。
今年,全国全省大事喜事多、重大活动多,各类风险挑战多。我们将坚决贯彻湖北省委省政府、公安部各项工作部署,紧紧抓住政治安全这个首责、平安稳定这个底盘、深化改革这个动力、科技创新这个大势、基层基础这个关键、队伍建设这个根本,发扬楚人“筚路蓝缕”的奋斗精神、“敢为人先”的进取意识、“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以“一万”的努力防“万一”的可能,以每天的平安保全年的平安,以湖北一域之平安服务保障全国大局平安,努力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