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我们广西各级各部门禁毒主体责任落实年,各级政府绩效办将把禁毒委成员单位履职情况纳入本级政府的绩效考评,以此推动有关部门认真履行禁毒职责,完善协作配合机制,推动各项禁毒工作措施的落实。通过责任引领,建立起党政主导、部门主责、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禁毒工作格局。”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禁毒办负责人就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广西2017年禁毒工作迈上新台阶,接受了记者采访。
党政主导,齐抓共管
从各个层面加强对禁毒工作的组织领导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把禁毒工作作为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来对待,把毒情作为重大省情,出台了加强禁毒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意见分工方案,把禁毒工作从部门行为提升为政府行为、扩展为社会行为,并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禁毒条例》。全区14个市和重点县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亲任禁毒委主任,通过召开常委会或政府常务会议,从各个层面加强对禁毒工作的组织领导,把禁毒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全面深化改革、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抓部署、抓推进。
为了让各级禁毒成员单位尽责履职、联动协作、齐抓共管,广西先后出台了实行一票否决的《广西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正职政绩禁毒工作考核评价实施办法》《全区社会稳定动态排名禁毒工作考核办法》,每季度考评一次,将其纳入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要督导项目,以此推动各级党委政府落实禁毒工作主体责任,使全区禁毒工作的组织保障有了新的提升。
建立机制,形成立体打防控体系
进一步严密“三道防线”,堵截毒品入境内流
2016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部署开展“神剑2号”打击涉毒犯罪专项行动,把打击毒品犯罪作为厅党委主抓的重要中心工作。全区14个市公安局“一把手”认真履行缉毒执法的第一责任人职责,积极构建全警参与的工作体制,组织禁毒、网安、情报、刑侦等部门捆绑作业,量化分解打击任务和指标,形成整体作战、合成作战的工作格局,缉毒工作捷报频传,着力摧毁一批跨境、跨区域重特大毒品犯罪团伙。
全区建立了海关、森林、铁路、民航、交通、邮政、通信等部门联动参与缉毒执法的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毒品堵截工作的职责任务,形成覆盖主要陆路、海路、空路、邮路的立体防控体系,建立了立体化毒品查缉格局;建立了以边境地区为主战场,以通道枢纽和省际出口地区为重点的区域协作、部门联动机制,实现不同区域、不同环节的同步发力和整体联动,进一步严密了边境一线堵、区内二线查、出广西三线截的“三道防线”布局,全方位、全环节堵截毒品入境内流。
在自治区公安厅禁毒总队的指导下,各级禁毒部门以“打团伙、摧网络、抓毒枭”为重点,以侦破部、省级毒品目标案件为抓手,全面梳理排查制贩毒违法犯罪线索,全面采集涉毒人员信息,强化情报综合研判和案件经营,建立禁毒情报研判专班,应用公安大情报系统等情报平台,靠前开展情报信息研判,加强对已破案件的研判深挖,由点及面、深度经营、上下延伸,打掉了一批制贩毒犯罪团伙,摧毁了一批制贩毒犯罪网络。2016年,破获制毒案件21起,摧毁制毒窝点2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05名,缴获制毒物品12吨、氯胺酮1.62吨、冰毒1.17吨。
营造全民禁毒氛围
已建成校园毒品预防教育基地134个、毒品预防教育园地409个
近两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禁毒办始终坚持把禁毒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日常教育工作中,广泛开展“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禁毒知识一堂课”及禁毒“流动课堂”校园行等活动,增强在校学生的识毒、禁毒、防毒教育,以此推进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建设。据统计,广西目前已建成校园毒品预防教育基地134个、毒品预防教育园地409个,覆盖了全区所有县城和重点乡镇。
广西在建立和完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责任机制的基础上,以机制促工作,以责任促落实,形成了部门主责、齐抓共管的良性格局。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把禁毒宣传教育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课程,作为全区干部网络教育培训的必修课,还明确把禁毒知识题目纳入广西领导干部考试测评及公务员招录题库。自治区禁毒办与教育厅配套出台关于师资培训、涉毒青少年动态监测制度、禁毒教育示范园地建设考评标准等6个文件。禁毒办以学校为主阵地,扎实推进“6·27”工程,并与教育厅联合开展了覆盖全区的毒品预防教育师资培训,累计培训约5000人,全区教育系统常态化、阶梯式的毒品预防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健全排查管控长效机制
全面落实“重嫌必检”措施,排查收戒隐性吸毒人员
自治区禁毒办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区公安机关一线办案单位全面推动落实“重嫌必检”措施,全力排查收戒社会面隐性吸毒人员,全方位管控吸毒人员,对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人员落实100%尿检措施。
为做好吸毒人员的分类分级管控,自治区禁毒办制订了《全区开展社会面吸毒人员见面核查和分类分级管控工作办法》,建立健全吸毒人员排查管控长效机制,部署开展全区社会面吸毒人员见面核查、分类分级管控专项活动和“毒驾”治理专项集中行动,严格属地责任,对重点涉毒人员实行逐人盯控措施,严防吸毒人员肇事肇祸。去年全区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事)件为7起,同比下降80%。全区各级禁毒部门围绕“基础建设保障到位、警务医务保障得力”两项工作,联合卫生和医疗部门,强力推进病残吸毒人员收治特殊监(医)区建设,通过开展病残吸毒人员收押(收戒)专项行动,全区“两抢一盗”侵财类案件大幅度下降,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
自治区禁毒办还制订下发了关于创建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先进单位和全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示范单位的通知,深化示范单位和示范点的培养,稳步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据了解,全区共建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1401个,配备禁毒专职(兼职)干部1742人,招聘专职社工1060人、兼职社工1959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累计达4.5万人。挂牌整治毒品问题“灾区”
21个县(市、区)分别被列为挂牌、警示、关注
自治区禁毒办紧紧抓住影响全区、全国毒品形势的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经过认真梳理,全区共有21个县(市、区)分别被列为挂牌、警示、关注禁毒重点整治地区。
自治区党委、政府与全区14个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签订年度禁毒重点整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以加大对市县党政“一把手”落实禁毒工作主体责任考评力度,将重点整治工作纳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正职政绩禁毒工作考核办法的考评内容。
以国家禁毒委重点整治30项重点工作为标准,广西出台了《全区禁毒重点整治地区考评办法》,明确21个被列为挂牌、警示、关注禁毒重点整治县(市、区)“一把手”任禁毒委主任,明确了禁毒重点整治的责任、工作原则、评定标准、评定程序、目标要求、责任追究等,健全和落实毒品问题严重地区挂牌、督办、通报、约谈、责任追究和整治情况定期报告等制度。建立自治区公安厅与禁毒重点整治地区“一对一”的挂牌督导机制,由厅领导分片包干负责,驻点督导,限期整改落实到位。各重点地区通过组织开展集中整治、破案打击、收戒管控、宣传发动、加大经费保障等措施,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毒情面貌明显改善。
(莫水土 刘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