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经济效益的重要立足点,中国制造的瓶颈在质量,突破口也在质量。为了共话中国质量强国战略,探索质量发展法制化的路径,近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指导,北京大学法学院质量与法治研究所主办,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协办的质量促进立法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法学院举行。来自全国人大财经委、国家质检总局、北京大学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原国务院参事、学界专家、全国人大代表等汇聚一堂,共同研讨质量促进法立法大纲,推动质量促进法的诞生。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法学院质量与法治研究所所长刘兆彬主持。
论坛在《大国质量》纪录片片花中拉开帷幕。首先,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静漪和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梅克保分别致辞。叶静漪强调了质量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表示北京大学将会继续履行社会责任,为政府的决策和施策提供有力的智库支持。梅克保指出,应当通过持续多元推动,凝聚社会共识,深入研究论证,加快推动质量促进法早日出台。
本次论坛是我国质量促进立法过程中一次重要的盛会,对质量促进法立法大纲进行了研讨论证,也为下一步立法大纲的完善和法律草案的起草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论坛上,各界代表一致呼吁质量促进法尽快出台,让我国的质量发展进入法制化轨道。本次论坛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和支持,国内多家媒体参会并对会议进行了报道。未来,北京大学质量与法治研究所还将继续围绕质量促进立法这一课题进行认真深入研究和广泛实践,为质量促进法立法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黄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