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制网记者 台建林 法制网通讯员 赵方
法官职业有什么吸引力?
2016年8月10日,某知名问答平台上出现这样一个话题。置顶最高的回答中写道:“在我眼中,法官都是情商、智商双高的人,不仅要对法庭上出现的意外情况迅捷地作出反应,得在调解的时候凭三寸不烂之舌让双方都愿意让步妥协,还要跟各种不同的人都得相处得来。在我眼中,很多法官的能力绝不输高级律师事务所的律师……”
《法制日报》记者今天从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西安中院就有这样一对法官,他们都是高学历的“学霸”;他们相扶相携,在各自岗位上小有建树;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在彼此的鼓励中共同前进。他们就是夫妻法官李森和杨柳。
夫妻法官因法结缘
3月初,乍暖还寒。
上午9时许,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图书阅览室,李森和杨柳的同时出现,顿时令人眼前一亮:一男一女堪称完美搭配,男士制服笔挺、身材挺拔、语言铿锵有力;女士身材高挑、婉约大气,清秀的眉目之间、温婉的笑容里,流露出一份坚定与从容。
李森,现任西安中院执行工作局综合处督导科科长、审判长;杨柳,现任西安中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审判长。
1974年2月,李森出生于西安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全家3个孩子他行二,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同年10月,杨柳出生在西安一个“法官世家”,她是家中的独生女。
1994年,20岁的李森和同龄的杨柳同时被招录至西安中院法警队。之后,二人相继通过全国司法考试。2002年,二人步入婚姻殿堂,从此,踏上相互扶持、相互学习、相互追赶的“夫妻法官”之路。

辩中学习追赶超越
由于杨柳从事的是审判工作,李森从事的是执行工作,二人岗位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
李森说:“比如,她判一个案子,考虑的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怎么处理,怎么样能判得公平公正。而我是负责执行的,考虑的是在宣判后的基础上,结合案件情况,包括一些现实情况,怎么将案件顺利执行下去。在对法律的解释方面,我们俩经常会有一些不同看法进而发生争辩,但都是为了工作。”
有时候,下了班,三口之家的晚饭桌上,一起看电视的沙发上,他们也会因为思维的不同,为了一起案子,争辩不已。
耳濡目染中,他们年幼的女儿也学会了法律知识上的一些专用名词,笨拙稚嫩地模仿法官宣判时的样子,逗得二人哈哈大笑。

感谢女儿自强独立
李森和杨柳的女儿,今年12岁了,上小学六年级。由于二人在同一家单位工作,同一时间上班、下班,加之单位离家远、老人身体不便,经常将女儿放在托管班。
谈及女儿,两人的言语中透出深深的愧意,但更多是自豪。
杨柳说:“基本上我们每天都是6点多起床,先送孩子上学,我们两个再去上班。工作一天后,6点下班,再赶去接孩子,到家就7点多了。女儿自上小学到现在6年来,除了寒暑假,基本上中午吃饭、睡觉,放学后写作业都是在托管班。”
好在,女儿聪明伶俐,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也不错,足以让两人有些许欣慰。
杨柳青青民心依依
谈起工作,杨柳坦言,相比男性法官的刚柔并济,女性法官更多的是以柔克刚:用耐心、细致、爱心来化解矛盾、定分止争,更容易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在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中,一审法院以证据不足为由判决驳回了原告诉请。二审开庭时,原告情绪非常激动,称打官司并不是为了钱,而是因为自己一年的辛苦钱几年要不回来,大年三十去要账反而被打,欠条也被撕毁了,满心希望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却换来一纸败诉判决,他实在想不通。
与愤怒的原告不同,被告在庭审中表现得非常自信,坚称款项已经还清,欠条原件也已收回并销毁,但对还款时间、地点等问题却几度搪塞。
作为主审法官,杨柳敏锐地感觉到,这个看似简单的案件也许并不简单。她一次次阅卷、两次开庭,耐心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解,逐一核对、分析每一份证据、每一个细节,又专门前往派出所调取了原告的报案材料及派出所对被上诉人的询问笔录。扎扎实实的调查工作给了杨柳认定事实的自信。最终,通过合议庭研究,二审撤销原判,改判被上诉人给付原告货款3561元。
宣判后,朴实的老农激动得无以言表,只是笨拙地说想请法官吃顿饭。被婉言谢绝后,他以“杨柳青青,民心依依”为题,向西安市委、市委政法委写了一封公开信,称赞杨柳及合议庭认真负责,是为民请命的好法官。
与妻子的民事、商事审判相比,李森的执行和督导工作似乎更加复杂。
李森说,督导以化解社会矛盾、做到案结事了为出发点,对疑难案件进行指导,以最快的速度与办案法官、区县执行局沟通,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法,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2015年10月,西安发生一系列涉出租车执行案。
案发后,西安中院牵头成立执行协调小组。李森接手任务后,迅速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出租车管理处、公交分局取得联系,协调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核查和统计莲湖区、雁塔区、新城区、未央区几家法院涉出租车案件数量,详细制定执行预案,规划执行方向和策略。
就在核查中,一名涉案出租车司机与出租车公司沟通中引火自焚。得知这一消息后,李森迅速向领导汇报并密切关注、及时更新信息,部署相关部门做好预案,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通过前期的努力,出租车执行案件进展顺利,得到西安市委、市委政法委的认可和表扬。
携手并进百尺竿头
工作以来,杨柳的办案数量始终在全庭名列前茅,并且一直保持较高的服判率。杨柳先后多次获得陕西省法院办案标兵、西安市低碳环保明星、西安中院首届十佳青年、西安中院岗位目标责任制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审判长等荣誉。
2014年11月,杨柳被共青团西安市委授予第四届“西安市杰出青年卫士”荣誉称号。
没有惊天动地的先进事迹,没有过多的豪言壮语,作为一名普通法官,她在本职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努力让老百姓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以来,没有接到过一起群众投诉。
作为一名法官,杨柳深知,在老百姓的眼中,法官就是法律的代表,在老百姓的心中,任何一丝的闪失,都会毁损法律的权威。
刘运平是西安中院民三庭庭长,也是杨柳的“顶头上司”。作为23年前亲自招录二人入职的人事部门老领导,提起李森和杨柳,他夸赞不已。
刘运平说:“当年招录的那一批人都是比较优秀的,无论从学历、个人素质还是外型,李森和杨柳应该算比较出众的。他们刚入职的时候都是法警,在法警队工作12年后,各方面业务能力逐步提升,一步步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干到审判长、督导,现在,两个人都是各自岗位上的佼佼者。”
法制网西安3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