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当下各界的重视程度是越来越高了。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势必让中华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绽放出更加炫目的光彩。
如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喻为一部书,那么这部书实在当得起厚重二字。数千年的创造与积淀,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裂而延续至今的文化体系。举例而言,《中国美术全集》共60卷,辑入彩色图片1.2万余幅,文字400万字,全面展示了从原始社会至清代各时期各门类艺术的发展成就,堪称一部纵贯中国美术发展史的鸿篇巨制。而这还仅仅是美术,中国传统哲学、文学、音乐、思想道德……数不胜数的精神瑰宝,都一脉相承,绵延不绝,为中华民族今天的奋斗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和文明基础,永远是每一个中国人精神体系里不可分割的深刻内涵。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出台,说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段重要论述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作为一个关键词,让我们有振聋发聩之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其实是个老课题。但是在传承发展的同时,我们今天也确实面临着某种文化危机。有专家认为,这种文化危机的根由,远可溯及鸦片战争击碎天朝的自洽幻景,近可论至改革开放后西方价值观对人民信仰的冲击。当下文化传承虽然炒得沸沸扬扬,甚至掀起了所谓“国学热”,但其实存在着浅薄片面,只求功利实用的弊端,这使得当代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了解,大多局限于“中国结”、“功夫”与“舌尖”等等这些平面维度上的符号,而在信仰的高度上,在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上,却缺乏能够耐得住寂寞的关注与钻研,更缺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强烈文化自觉。
因此,国家文化的安全,不能不成为我们应该高度关注的问题。传承数千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不能在正确的方向上继续发展繁荣,不在我们这代人手上断送,是一个严峻的话题,是我们不可有丝毫懈怠的使命。意见的出台,无疑是为我们的文化传承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量。
意见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这样的明确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纳入了正确的前进轨道,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总书记的话,有沉重的思考,也有坚定的信念,是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关键路口,为我们指明的前进方向。
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是近来叫得越来越响的口号。这个“中国方案”不应该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方案,也应该是文化发展的方案。早在两年前,《习近平用典》就已出版发行,搜集、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历年来在文稿、讲话中使用的典故135则。有专家在评价这部书时说: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以这些典故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势必在世界上留下响亮的中国声音,绽放出新的色彩。
(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