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家庭的团圆背后,都有打拐民警默默的付出。寻亲路上,专职打拐民警朱卫红和辅警沙沙在车上疲惫地睡着了。-
导读
1998年3月的一天,在贵阳市头桥做生意的陈胜晴一时疏忽,2岁的儿子突然失踪。陈胜晴与丈夫在火车站蹲守了1个多月无果,儿子从此杳无音讯。 2月20日,贵阳市公安局云岩分局刑侦大队专职打拐民警朱卫红获得陈胜晴失踪儿子的确切信息,通知他们于22日一起去云南昆明认亲。
-朱卫红和陈胜晴马不停蹄从贵阳赶到昆明,一天只吃了一顿饭。-
听有人喊妈妈 总觉得在叫自己
儿子丢失后,陈胜晴从此坠入无边的痛苦与思念中,“我一听有人喊妈妈,总觉得是在叫自己,就会情不自禁地回头看。”
-陈胜晴仅有的一张儿子照片-
2009年云岩公安分局建立了全国被拐儿童DNA信息库,通知辖区内曾丢失孩子的父母到刑侦大队采集血样。浩瀚的被拐儿童DNA信息库里从此有陈胜晴的血样。
丢失孩子19年,陈胜晴没有放弃希望,她和丈夫一共去采血库3次,他们担心血库的血样遗失。怕有孩子的消息后联系不上他们,他们也不敢换电话,24小时开机,每周二看寻亲节目《等着我》。听到节目播报有失踪孩子的消息,他们都要去打听碰碰运气。
打拐民警朱卫红理解每一位失去孩子母亲的心,所以只要有一点希望,朱卫红都会实地跑一趟,给他们一个交代。
两个月前,朱卫红拿到了一份DNA盲比检测报告,母亲是陈胜晴,丈夫是周跃钦。他们的DNA和一个远在昆明的小伙子比对成功。
-打拐民警拿到DNA比对通知书后寻亲,看似简单,寻找困难。-
这一天 一家人等了19年
陈胜晴的案子,朱卫红先联系昆明当地打拐民警寻找与陈胜晴血样相同的小伙。得知昆明打拐民警顺利找到陈胜晴亲生子后,朱卫红拨通了陈胜晴的电话:“你的孩子有消息了,请你和你的丈夫再来采一次血”。2月20日比对结果出来,亲子关系大于99%。
这个等了19年的好消息,只用了20分钟,就传遍了整个村子,陈胜晴和丈夫喜极而泣。
-朱卫红和陈胜晴及她的丈夫周跃钦从贵阳北站出发,前往昆明和失散19年的孩子团聚。-
2月22日,朱卫红和陈胜晴夫妻俩从贵阳北站出发去昆明。两小时后抵达昆明。和当地民警协调第二天双方见面。
等待这一夜,陈胜晴只睡了3个小时,听说儿子和自己的老二老三长得很像,听说他在昆明做旅游……
23日上午10点,在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王家桥派出所,坐在会议室等待的陈胜晴不停地搓手掌,每一个进出会议室的人,都要转头看一眼。突然,失散了19年的大儿子周治祯出现在会议室门口,陈胜晴和丈夫推开椅子,毫不犹豫地上前抱住。
虽然大儿子走失时只有2岁半,当19年后,她仅凭一眼就知道这是自己的儿子。
-陈胜晴看到阔别19年的儿子,喜极而泣。-
朱卫红把DNA检测结果在一家人面前宣布,一家人拥抱着喜极而泣。
这是朱卫红专职打拐6年来,最期待看到的场面。尽管经历了很多次,她的眼眶再一次湿润了。
-看到分离19年后的一家人再次团圆,朱卫红在一旁眼眶湿润了。-
-陈胜晴和朱卫红告别,喜悦的一家人立刻动身回贵阳。-
每一次寻亲 都不容易
每一次寻亲,DNA比对成功只是第一步,寻亲的过程往往异常复杂。因为失散案,大多是十几年前的陈年旧案,寻亲的双方可能都离开贵州,远赴他乡,可能换了电话号码,失去联系了。这就需要民警去做很多辛苦的工作。
-这几年朱卫红在全国寻亲时,拖着行李箱满大街找人是家常便饭。-
有一个寻亲案,因为DNA的点位不够,养父母不愿意给血样,朱卫红专门跑到广东汕头市找孩子取血。到了之后,听说孩子去了深圳,她又追去深圳,最后终于采到血。
还有一次,受害人家属提供嫌疑人线索,朱卫红和同事跑到广东查访,最终发现对方精神错乱,只得无功而返。
2015年底,云岩分局通过全国被拐儿童DNA信息库比对,发现编号为“云20”的血样与广东省东莞市石碣分局采集的冯某、曾某夫妇血样相匹配,由于被拐儿童年纪尚小,入库的血样用的是编号,要找到“云20”犹如大海捞针。为找到“云20”,朱卫红和同事多次在贵州与广东等地辗转,找寻当年相关知情人士,翻阅相关卷宗,奔波近半年,得知“云20”被贵阳一对夫妇收养抚育长大,现名尤小弟。1997年出生的尤小弟2岁时被拐,在贵阳跨世纪打拐第一案中虽然有幸被云岩公安解救,但因其年幼,尚不知自己姓名家在何方父母是谁,只得被送到福利院,后被收养。
在云岩分局刑侦大队打拐民警两年的努力下,尤小弟被拐18年后,终于在2017年春节前与亲生父母相聚。
-为了帮助那些被拐家庭尽快找回孩子,频繁出差的朱卫红很少陪儿子喜喜 。 -
(来源:贵州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