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峰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聋哑人盗窃案件中,健全工作机制,全面保护聋哑嫌疑人的诉讼权益。
据悉,该院通过检校共建建立聋哑嫌疑人权利保护“发声”机制。该院通过与桂林市聋哑学校进行建立合作关系,不仅仅要选取掌握手语能力的老师,还要求参与诉讼的聋哑翻译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聋哑翻译经验,因为嫌疑人的手语表达能力不一定标准,因此参与翻译的老师应当具有一定的翻译经验,确保有效与聋哑人进行沟通。
该院还通过建立同步录音录像审查机制完善保护聋哑犯罪嫌疑人权利。该院要求公安机关在移送审查逮捕或者起诉时同步移送讯问同步录音录像资料,检察机关承办人应当在聋哑老师的帮助下对公安机关的讯问录音录像和笔录进行审查,重点审查案卷笔录与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情况,从而查明案件事实。
同时,对于由于找不到工作而走上犯罪道路的聋哑嫌疑人,该院一方面强化对聋哑人的职业道德教育,希望聋哑嫌疑人要肯吃苦,肯从事劳累工作,同时,该院还通过积极与聋哑学校、辖区政府残联、爱心企业进行沟通联系,从而能为嫌疑人重新回归社会以后找到生存的资本。(劳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