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持续高发,成为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2016年以来,北京市公安局紧紧围绕“两个中心”(公安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查控中心、北京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建设,加强相关警种的合成作战,加强与相关部门企业的沟通合作,形成了“党委领导、刑侦主导、打防并举、部门配合、内外协作、堵源斩首”的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体系。
2月23日,北京市公安局通报,2016年北京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量和群众损失同比均下降25%,破案数同比上升1.72%,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4.25倍;共冻结涉案银行账号74万余个,冻结涉案资金近12亿元。
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两个中心”应用
北京市公安局坚持大数据警务建设,以科技信息化手段应对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2015年11月,北京市公安局成立全国首家省级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2016年9月,公安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查控中心在北京揭牌,这是经公安部授权、由北京市公安局依托各金融系统建设的全国公安机关唯一一家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查控中心。
北京市公安局全力推进“两个中心”的建设应用,建立工作平台和一系列数据库,通过对涉案资金流、通信流开展查询、分析、研判等工作,在强化本市案件打击防范的同时,还对全国打击防范治理工作提供支撑服务。2016年,全市共冻结涉案银行账号74万余个,冻结涉案资金近12亿元,关停涉案号码18万余个,累计减少群众损失近20亿元。
建立机制完善措施,打击防范整治相结合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始终坚持“以打开路”,牵动全局刑侦系统和相关警种部门,建立内部合成作战工作机制。他们主动与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工信部、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电信运营商以及互联网、高科技企业联系沟通,创新建立并不断完善警银联动、警企联动工作机制,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开展严厉打击和严密防范。
针对冒充公检法诈骗犯罪,北京公安机关组织开展“抽薪行动”,通过深入研判、精准打击,使此类犯罪得到了有效遏制,2016年发案数和群众损失持续下降。针对电话冒充熟人诈骗犯罪,北京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专项打击,共冻结涉案银行卡8万余张,冻结涉案资金1000余万元,关停20余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涉案POS机3000余台。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北京警方严厉打击非法开贩银行卡犯罪、“伪基站”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产业链环节以及电话购物推销类犯罪,2016年共破获上述四类案件82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近400名,及时止损7740余万元。此外,北京公安机关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强化对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开展专案攻坚,先后侦破了一大批重特大案件。在开展侦查打击的同时,他们还及时发现相关企业部门存在的安全漏洞,及时通报加强防控,并督促相关管理部门对违规企业开展专项整治,警企联手共同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队伍打防水平
围绕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防范中的法律“盲点”,北京市公安局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根据公安部、银监会颁布实施的《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研究制定了相关实施细则,2016年共返还冻结资金近1亿元。
同时,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主动适应公安改革需要,强化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实战培训、实战轮训,着力培养具有新型侦查理念和反诈工作经验的基层民警。在“两个中心”建设应用和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实战中,培养了一批既掌握信息化手段又会侦查的骨干力量,涌现出一大批主动作为、无私奉献的优秀民警。
(胡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