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黄岛模式”惠民生聚民心

2017-02-20 09:08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服务圈,长的半小时短的“零距离”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黄岛模式”惠民生聚民心

  “这几起案件判决后,村委会根据判决书的判决,及时将赔偿款发放给了村民,村民们都足额领到了赔偿款。”近日,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律师援助团律师张宝清拿着厚厚的一叠判决书,自豪地告诉记者,他担任援助律师两年多来,已经帮老百姓打赢了80多起“民告官”官司。

  “法律援助团是我们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中的一项新举措,通过这一措施来帮助老百姓依法维权,让群众及时得到免费的法律服务。”青岛市委常委、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黄岛区委书记王建祥说,近年来,围绕公共法律服务建设,黄岛区重点构筑了“六大工作体系”,建立起了适合新区发展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本框架,为群众提供公益性、均等性、普惠性、便利性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

  六大体系全覆盖

  全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覆盖整个黄岛区,辖26个镇(街道、园区),城市社区65个,村(社区)1156个,10大功能区,常住人口180万,地区生产总值列全国国家级新区第3位。

  “近年来,黄岛区以‘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打造法治中国先行区’为目标,建立了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将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司法鉴定、普法宣传、律师公证、社区矫正等多项司法行政职能纳入到法律服务中心,为市民提供‘窗口化’‘一站式’便民法律服务,打造了‘半小时服务圈’。”黄岛区司法局局长车贵正向记者介绍,黄岛依托全区26家镇街司法所、27家基层法律服务所资源,在每个镇街都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务站,打造成“15分钟服务圈”;在村居设立司法工作室,打造“零距离服务圈”。

  “社区(村、居)有司法行政工作室、街道有公共法律服务站、区里有公共法律服务大厅,全区每个社区(村、居)都有一名专业的法律顾问,法律服务实现了‘一线通’‘一网通’。”黄岛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柴方利说,该区通过构建联动配合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科学规范的社区矫正、职责明确的法治宣传教育、应援尽援的法律援助、高效便民的公证服务、覆盖城乡的法律顾问“六大工作体系”,让城乡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都能获得及时有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城乡一体惠民生

  “真没想到,徐律师没收一分钱,不仅为我讨回了公道,也为我讨回来了明白。”村民张宗军的喜悦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张宗军所在的村庄4年前实施了拆迁改造。由于对拆迁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他屡次向村委反映自家的宅基地测量面积与实际不符,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

  村里建立了司法工作室后,他向法律顾问诉说了自己的委屈,并在法律顾问的帮助下,找回了少算的补偿款。

  “这几年,我们在每个镇街都设立了公共法律服务站,在全区213个中心社区建立了社区司法工作室,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每个社区配备了1名法律顾问。”车贵正说,我们还将法律服务向企业延伸,在青岛琅琊台集团、青岛圣元乳业、福田雷沃重工等20多家驻区大型企业建立23处企业法律服务工作室。

  “居民有什么纠纷或者有什么不明白的事儿,都会给我打电话,简单的我就在电话里解答;稍微复杂一点儿的,不出半个小时我就赶到居民家里。对60岁以上的老人,一律实行上门服务;对法律援助案件,全程跟踪服务。”隐珠街道办事处朝阳山路社区律师薛惠丽说道。

  “建设镇街级公共法律服务站,是构建覆盖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发挥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黄岛区原副区长孙大贵说,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村居,设立村居司法行政工作室,采取法律服务人员轮流驻点、现场办公方式,将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处等法律服务送到老百姓家门口,使城乡居民都能就近、方便、快捷地获取公共法律服务。

  普惠服务聚民心

  在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过程中,黄岛区整合资源,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化解、处置机制,努力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社团调解等多种调解模式,实现了调解工作全覆盖;强化源头管理,继续保持社区矫正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为零;不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形成了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众提供公证、法律援助上门服务,实现了全区各社区(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

  “过去,村里左邻右舍之间,有个脸红脖子粗的事儿,动不动要跑好几里地甚至十几里地,到区里、镇上或者街道请求介入调解。”家住隐珠街道香榭丽景小区的桑女士深有体会,“现在方便了,街道将每一位调解员、社区法律顾问的手机号码,全部印制在《健康养生手册》《安全防范手册》上,分发到每家每户。有个什么事情,打个电话就解决了。我们私下里都叫它‘服务名片’。”

  “公共法律服务的全覆盖,使法律走进社会基层,融入百姓生活,畅通了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渠道,能够让老百姓在最快的时间、最短的距离找到法律明白人,有效地解决了法律实施中‘最后一公里’问题。”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会主任、黄岛区区长李奉利说。

  目前,黄岛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已覆盖全区。新区成立以来,累计接待法律咨询2万余人次,免费代写法律文书1.7万余份,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6万多起,全区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以及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年办理各类法律服务事项接近12万件,为群众避免和挽回损失4.5亿元,城乡群众纷纷“点赞”。(姜东良 张晓方 刘禾)

"十三五"重要一年,这6项新政开了民生好局

今年是“十三五”时期的重要一年,这6项新政的出台,是政府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国家工商总局原副局长孙鸿志一审获刑十八年

山东省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17日公开宣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原副局长孙鸿志受贿、贪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

今年价格改革锁定七大任务 按病种收费看病将更多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价格改革重点突破,书写了电力、天然气、医疗服务、交通运输等领域改革的新篇章...

我想为了幸福再做一次努力

如今这张照片已经成为我追求幸福的动力,每当遇到难解的纠纷时,只要看一看这张照片,我就想为了幸福再做一次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