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一个法律自媒体人的心路历程

2017-02-18 01:43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郭美宏
字号  分享至:

  CU检的公号刚刚推送了几篇文章就引起我的注意。作为法律类公号最早一批“吃螃蟹”者,我第一反应就是要结识这个激情四射的家伙。好友、北京市检察院的梁景明告诉我,CU检的名字叫王栋,在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工作,隶属反贪部门。

  CU检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法律自媒体人,他创办的“CU检说法”以独特的行文风格,成为新媒体领域一匹黑马,可以说是几年来法律自媒体最亮丽的风景线之一。更难得的是,他为“隔壁公司”大胆代言,江湖人称“人民法院最喜欢的检察官”,其春秋笔法不但倾倒一大拨法院女粉丝,更是被法律圈无数的大拨女粉追随,一时之间,文章赞赏此起彼伏。

  法律自媒体人是一个很有趣的群体。一者都属于知识分子,既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书生志向,也偶有“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文人骚客情结。二者都属于法律人,有着共同的“笃行致知,明德崇法”的法律信仰,希望“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除人间之邪恶,守政法之圣洁”。三者都属于自媒体人,不仅传承着媒体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新闻理想,还往往需精通各种网络流行语言,否则尚未拥抱网络新媒体,恐怕就已被互联网海量的信息浪潮拍死在沙滩上。

  在我看来,“CU检说法”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就其自身而言,“80后”的CU检对网络语言驾轻就熟,又不失稳重,因此,除了“80后”群体,上至“60后”、“70后”,下至“90后”的法律人读起来皆没有违和感。而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已有一份同龄人难以企及的阅历,他在最高检、省院、市院、区院四级检察机关均有工作经历,在基层院做过公诉、反贪,挂职过检察长助理,在市院担任过侦查监督处副处长,在省级院参与过职务犯罪专案侦查,在高检院借调做文字综合以及协调工作。如此丰富的履历、阅历,加上敏锐的观察和细致的思考,成为他所有创作的坚实来源。

  在法律自媒体的多元化发展中,“CU检说法”以共同的关切为主题,以虚构的故事为载体,以文学的冲突为主线,在当时各种学理文章、政策报道、法律探讨为主的法律自媒体中,让人读来眼前一亮,有“小清新”之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却又拨动心弦。作为一名曾经的报人,如果将法律自媒体比作一份法治类报纸,我想,我创办的“法律读库”更像一份“编辑中心主义”的严肃正报,而“CU检说法”则像“作者中心主义”的文艺副刊。两者各有优缺,却又相辅相成,满足法律圈不同受众的阅读偏好。

  2016年,法律出版社将“CU检说法”微信公众号的精选文章集结成册,是一个既有时代感又非常有意义的出版尝试。翻开本书扉页,展露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年轻的法律自媒体人的心路历程,他在工作中经历挫折,在生活中磨砺心灵,平淡但并不平庸,用自身忙碌的身影、深邃的执着谱写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征程。

  记得2016年3月15日全国“两会”刚刚闭幕,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常务副检察长胡泽君等领导即风尘仆仆地接见前方报道人员。CU检事后发给我一段他的记录:“今天是历史性的一天,‘法律读库’在曹检察长的讲话中,被定义为与《检察日报》、正义网等主流媒体同等重要的,而且是独特的传媒力量。他提出期望:‘法律读库’要进一步奠定自己在新媒体的‘江湖地位’,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当前,法律自媒体方兴未艾,法治文化的新媒体传播更是任重而道远。希望有更多如CU检一样的青年才俊加入法治传播之中,并稳健成长为自媒体领军人物,一道“积人文之底蕴,昌法治之文明”。(赵志刚)

办案检察官谈内蒙古"玉米案"再审宣判无罪

此案纠正的重大意义在于,通过司法审查,严格避免将一般的行政违法行为作为刑事犯罪来处理。

国家工商总局原副局长孙鸿志一审获刑十八年

山东省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17日公开宣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原副局长孙鸿志受贿、贪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

“石油焦是雾霾罪魁祸首” 环保谣言为啥满天飞

谣言刺痛公众神经,对环境问题的强烈关注,与环保专业性结合,易形成“社会流瀑”

一个法律自媒体人的心路历程

有着共同的“笃行致知,明德崇法”的法律信仰,希望“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除人间之邪恶,守政法之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