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爸妈带你回家”安徽4名被拐儿童在认亲仪式上与亲生父母相认

2017-02-13 11:41  来源:中安在线  责任编辑:黄琴
字号  分享至:

安徽4名被拐儿在认亲仪式上与亲生父母相认

 “亲爱的孩子,爸妈带你回家”

  安徽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李建中介绍打拐情况,据了解,去年安徽21个被拐家庭找到失踪孩子。

  公安部打拐办主任见证4组家庭重聚的温馨时刻。

  中安在线讯 一声“妈妈”,积攒了40年的泪水,终于在见到母亲的那一刻,泉水一样涌出,44岁的邵长见紧紧拉着妈妈的手,再也不愿分开。

  2月11日,传统元宵佳节,和邵长见一样,4名被拐儿童在安徽省公安厅举行的认亲仪式上与亲生父母相见,思念化成泪水,现场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安徽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李建中,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世渠,现场见证4个家庭团聚的温馨一刻。

  邵长见扑通一声跪在亲生母亲面前。

  40年寻母,他扑通一下跪在妈妈面前

  与父母失散40年,虽然已经记不得他们长相,但是现住砀山县良梨镇王套楼自然村的邵长见梦里还会浮现出父母模糊的身影。

  那一年他叫叶成华,3岁。已经记不清是哪一天,年幼的他跟随父母在火车站附近的面馆吃面,但是突然找不到父母,之后他被带上火车,来到了安徽合肥,又被送往合肥市福利院。

  命运多舛的邵长见先后被两个家庭收养,长大后顺利结婚生子,然而他却始终没有放弃寻找亲生父母的念头,他先后去过上海、杭州等第寻亲,却一直未果。看到执拗的丈夫,一直奔走在寻亲路上,妻子选择了与邵长见离婚,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生活。

  时间不会抹去记忆,只会让思念越来越深。邵长见一边在河南打工,一边继续找寻家人,为了圆邵长见骨肉相聚的愿望,民警当场采集了邵长见的血样并送往宿州市公安局DNA室进行入库比对。经过细心比对,邵长见的DNA与四川省内江市公安局入库的叶秀明、王清莲夫妇的DNA比中。最终,确认了他们的亲子关系,邵长见即是叶秀明、王清莲夫妇失散40年的儿子。

  认亲仪式上,当70岁的母亲被弟弟搀扶着走出来的时候,邵长见“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紧紧地抱住妈妈,40年的思念化成泪水,哭的泣不成声,现场无一人不动容。

  阜阳市救助站站长将徐仁华失散近三十年的儿子带上来,徐仁华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终于不用跟照片上的儿子说话了”

  对于浙江省仙居县横溪镇上陈村的徐仁华来说,今后他再也不用一个人拿着照片,对着照片上2岁的儿子说话了。

  徐仁华是一名部队退伍军人,转业后在老家经营一家电器修理店。1988年,徐仁华到杭州进货,心想着11岁的儿子徐小波从来没有做过火车,于是带着孩子准备顺便转转。

  到了杭州火车站以后,徐仁华准备询问火车班次情况,由于携带的行李过多,他把行李放下来,同时交待小波站在原地,徐仁华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别就是将近30年。

  “小波,你去哪里了啊”,回到原地找不到小波,徐仁华疯了一样找遍了整个火车站,一宿无眠,第二天醒来,满头白发。30年来,他一直苦苦寻找小波,也曾来到安徽的黄山地区寻子,却一次次失望而归。

  家里唯一的一张全家福还是黑白照片,是小波两岁时拍摄的。徐仁华一直珍藏在身边,没事的时候,就会对着照片上的儿子说话。这些年来,他一边寻子,一边做善事,给左邻右舍免费维修家电,就是想多做善事,可以让失踪的儿子也同样得到好心人的照顾。

  阜阳市公安局在接到报警后,到阜阳市救助站采集了33名救助人员血样,通过盲比该站其中一名叫“民助23”的青年与徐仁华比中,确认了徐仁华与“民助23”的亲子关系,“民助23”即是徐仁华1988年失踪的儿子。

  原来,小波失踪后一直流浪在外,患上精神疾病,2013年1月20日,阜阳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接到群众反映后,遂将该男子送往阜阳市救助站,取名“民助23”。

  “小波,爸爸带你回家”,上台的那一刻,小波在阜阳市救助站站长的陪同下,显得有些胆怯的,徐仁华早已忍不住泪水,站起来,紧紧抱住儿子痛哭不止。

  多年寻子路上,饱受饥寒交迫,张启妮患上严重的风湿病。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缘梦基金对张启妮家庭捐助。

  “儿子,妈妈带你回家”

  对于家住阜阳市临泉县高塘乡魏庄村的67岁老人张启妮来说,儿子丢失的30年来,她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多数是在寻亲的路上,留宿在好心人家里,亦或是蜷缩在车站的拐角。没有吃过一顿好饭,经常一整天吃不上一顿饭。常年的寻子路上,吃尽了苦头,更是落下了病根,由于患上风湿病的原因,她现在行走只能靠着一副拐杖。

  圆脸、黄头发,脸上有一块疤痕,张启妮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儿子4岁时走失的模样。20多年前腊月的一天,张启妮同丈夫去搭乘别人拉煤的车辆去河南许昌卖姜,在许昌不远的鄢陵县,因轮胎爆炸,张启妮和丈夫受伤被送到许昌小铁路医院治疗。

  次年阴历三月初二上午9点左右,武当和父亲在医院玩,父亲牛朝凤睡着了,醒时却发现找不到小武当。自此,张启妮一个人开始了十余年漫长的寻子路。

  没有钱,她就一边捡破烂,一边寻找武当,经常饱一顿饥一顿,最长一次两天半粒米未尽,直到2006年丈夫因癌症住院后才回来。

  由于张启妮为找武当精神失常,后来四处治疗。阜阳市公安局打拐办负责人汝亚标对其做了详细的笔录材料,并及时采集其生物样本,DNA检验后入库进行比对。通过DNA比对及调查摸排,警方确认了张启妮与河南李二伟的亲子关系。

  2月11日上午,武当在公安民警的引导下,走上认亲台。当年4岁顽童,如今已成玉树青年,张启妮摸着武当的脸,泪水沿着饱经沧桑的脸,滚落下来。

  葛明强和甘立英夫妇紧紧拥住20多年前被拐走的女儿。

  葛苗苗带着两个儿子与亲生父母相认。

  失散多年的女儿带着孩子上台,一家人抱头痛哭

  “20年没有见面了,苗苗你还是当年的模样”,2月11日上午,当分别了20年之久的葛明强和甘立英夫妇,见到女儿葛苗苗那一刻,一家人激动地紧紧抱在一起,抱头痛哭。

  葛明强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苗苗丢失的那天,是1997年11月20日晚。当晚他和妻子在自己的菜场看菜,将女儿委托给干叔叔赵某某看护,然而,葛明强没有想到,视如兄弟的赵某某不仅卷走了家里值钱的财物,还拐走了女儿葛苗苗。葛苗苗失踪后,爷爷奶奶痛心自责,奶奶在孩子失踪一个多月就心力交瘁,突发脑中风去世。孩子妈妈也近乎精神失常。

  “苗苗胖乎乎的,短头发,跟我一样是自来卷,喜欢吃甜食”,葛明强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女儿的模样,由于他脾气不好,经常打骂女儿,苗苗走失后,自责的葛明强再也没有打过小女儿一次。

  2016年,六安市公安局在接到苗苗堂婶的报警后,迅速安排专人进行调查。据霍邱县周集镇卢庙村村民反映,10多年前赵苗苗曾从外地带回来一个不到10岁的小女孩,随后,办案民警通过调查摸排找到了该女孩,并采集了其生物样本,经检验入库比对,确认了女孩与葛明强、甘立英夫妇的亲子关系。

  如今,葛苗苗名为潘光妹,已经是两个男孩的母亲。当天,苗苗在丈夫和两个孩子的陪同下,一同走上认亲台。尽管分离多年,葛明强一眼认出,这正是20年来,他日夜思念的、苦苦寻找的女儿。

  安徽警方去年帮助21个家庭找到被拐孩子

  邵长见四个家庭遭遇,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记者从安徽省公安厅了解到,2016年,安徽省公安厅刑警总队针对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找孩子”问题和群众广泛关注的“少女失联”事件,全力侦办拐卖儿童案件,全力查找、解救被拐儿童和失联少女,成功帮助21个家庭找到被拐失散的孩子。

  为严厉打击各类拐卖犯罪活动,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2016年3月29日,安徽省公安厅制定下发了《安徽省公安厅关于建立易受侵害的失踪人员快速查找工作机制的意见》,对女性、学生、未成年人失踪失联的案事件,从强化案件受理、快速开展核查工作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以机制规范工作。

  参加认亲活动的4组家庭和警方合影。

  同时,安徽警方还充分运用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及时发布失踪儿童信息,帮助找回失踪、失联儿童。2016年,安徽公安机关共发布失踪儿童信息56条,结案53条,及时找回失踪、被拐儿童及失踪少女、学生53人,另有3名失踪疑似被拐儿童正在积极查找中。

  此外,安徽警方全面梳理本地历年来未破拐卖儿童积案,逐案成立专案组,重新调查,循线追踪,以敢于啃硬骨头的精神突破一批积案、难案,深挖细查失踪被拐儿童下落并及时解救,帮助更多家庭实现骨肉团聚。2016年,安徽省公安厅打拐办指导、协调阜阳、宿州、六安、蚌埠、亳州、黄山、合肥、宣城、安庆等9市公安机关多措并举、多方施策,运用DNA比对技术,成功帮助21个家庭找到被拐失散的孩子。

  据了解,在2月11日举办的认亲活动中,四个离散家庭都是安徽警方近日通过信息采集DNA比对技术、调查摸排等措施,帮助被拐儿童找到亲生父母的。此外,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缘梦基金将对认亲活动中的两组困难家庭予以帮助。(记者 黄娜娜 摄影 许梦宇)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