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为110减负不能只是公安的“独角戏”

2017-01-19 09:56  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闵玥
字号  分享至:

  为给110减负,河北省政府办公厅2016年下发《关于在全省施行非警务报警与公共服务平台分流对接的通知》,明确110报警受理范围和非警务事项。当年5月1日,该通知正式实施,要求河北各地各部门加快推动110报警服务台与公共服务平台的对接联动,110不再受理非警务报警。

  实践已经雄辩地证明,110自成立以来,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忠诚兑现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成为公安机关践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然而,因各种无效报警甚至“奇葩报警”的困扰,110已不堪重负,公安机关维护治安秩序、打击违法犯罪的主业受到了影响。这已成为各地110普遍面临而又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

  河北研究探索并推行非警务报警分流机制,显然是为110减负的务实之举。但据媒体记者获悉,该机制虽取得了一定社会效果,运行效果却并不十分理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河北省公安机关110报警服务台接报警1361.1万起,有效报警365.8万起,仅占全部报警量的约26.8%,比重较2015年仅增加1.8%,无效警情仍达995.3万起。这就意味着仍有大量非警务报警没有得到分流,依然在给110添堵。

  为何该机制运行现状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呢?笔者分析认为,主要是因为在运行过程中尚未整合各相关部门的资源,以致不能攥指成拳,非警务报警分流成了公安机关唱“独角戏”。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相当一部分公共服务平台热线不能像110那样做到全天24小时都有人值守,甚至双休日、节假日的白天都不一定有人值守,导致求助热线形同虚设,群众求助常常碰钉子。

  因此,若想让分流对接机制运行通畅,必须切实整合社会资源,真正让公共服务平台热线“热”起来,决不能让公安机关唱“独角戏”。

  (刘奂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