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故事
“每天从清晨到夜晚,我用双脚丈量着自己的网格。”--这是桃子与小编聊天的时候说的一句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话。

关家大院位于四川成都市成华区圣灯街道关家社区,在实施网格化管理之前,这里属于典型的“三无院落”(无门卫、无物业管理、无管理组织)。“80后”妹纸严利桃成了这里的一级网格员。

“桃子”是严利桃的微信名字,应该很多身边的朋友也是这么喊她的。
为什么会选择网格员的工作?桃子说,最初的选择不带什么感情色彩,就是一份职业。但是否继续坚持下去,则加入了很多感情的色彩,那是一份事业,网格员的工作就是这样。
桃子坦言,网格员工作的琐碎程度超过自己想象,大到汇报民情,小到邻里纠纷,都需要亲力亲为。刚来关家大院时,这里干群关系对立严重,工作难以开展。工作的繁琐、居民的不理解,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委屈,让这位80后几次打起了退堂鼓。但是,网格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所带来的安慰,让自己坚持了下来。
在很多人的工作生涯里,总有一些转折点。这些转折点会让他们选择坚持,或者选择放弃。
我让桃子回忆一件让她特别动容的事。她想了想,说起了与院落里一位刑满释放人员相处的经历。
刚开始,对方内心非常敏感,连家门都不让进,更别提聊天谈心了。但桃子并没有放弃,无意中了解到对方还没有正式工作,一家生活没有经济来源,就向社区反映了这个问题,通过多方协调为其办理了低保,当听到对方很真诚地说出谢谢时,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桃子说她刚到关家大院的时候,因为是“三无院落”,很多顶楼住户都有屋顶漏雨的问题,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经常有人说,“你看我们住的是什么地方,连漏雨问题你们都解决不了!”桃子随后入户走访,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起写材料反映漏雨问题,召开院落坝坝会议,目前95%顶楼居民房屋漏雨问题得到解决。
桃子说,“和社区居民拉近距离,虽然过程艰辛,但是当你感受到关系的变化,由抵触变接受到现在变得亲密,会觉得特别欣慰。”
在关家大院,这里的设施配备真的非常智能化,比如院落实现智能化门禁系统全覆盖,可用密码锁、身份证、手机APP和刷卡四种方式开门。桃子说:“我们年轻人参与网格管理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快速掌握和运用数码产品、智能产品,激活原本老旧的社区管理。”
此外,“雪亮工程”更使得居民人人担当起小区保护者的角色,通过小区门卫室监控屏与居民家中电视相连,居民足不出户便可浏览监控画面,发现异常可及时通知网格员,保证了小区的安宁。
桃子说:“我用双脚丈量的大院一天比一天更好,这就是我存在的意义。”
来源:成都政法编辑:王晔君 / 设计:贾平 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