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贵州基层公安局警犬技术员与警犬“青龙”的故事

2017-01-12 16:03  来源:乌蒙新报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警犬技术员在训练警犬

  资料图

  警犬技术员在训练警犬

  刚刚过去的12月,南京消防战士沈鹏和军犬“沈虎”的故事温暖了这个冬天——想到自己退伍后“沈虎”孤独的模样,想到它的旧伤,沈鹏向上级提出申请:希望和“沈虎”一起退役,陪它度过余生。结果,申请通过了,“沈虎”跟着沈鹏回家,再叙“战友情”!

  一时间,这个温暖的故事打湿了很多人的眼眶。而在黔西县公安局警犬基地,这种战士与军犬的特殊“战友情”,也在温暖上演着……

  警犬“青龙”——“执行任务时,有它,我有安全感”

  黔西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警犬中队警犬技术员郑九说,执行任务时,带着他的警犬“青龙”,比带着一支枪更管用。

  “青龙”是一条来自昆明的追踪专业犬,在它不满三个月时,郑九就与它朝夕相伴。如今,“青龙”已成长为一条4岁大的优秀警犬,与郑九一起执行过多次任务,破获过多起案件。

  据悉,警犬能否成为得力助手和破案高手,先天条件只占30%,训练才是关键。为此,警犬技术员在训练中就要投入非常多的精力,时间一长,警犬与训练员一样,会观察对方的表情,感受对方的心理变化。郑九与“青龙”就是这样慢慢地建立起了感情。

  郑九说,“青龙”半岁时,在一次训练中不小心扭伤后腿,从那以后,“青龙”的腿部力量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在看到其它警犬比“青龙”更容易完成各种训练动作时,他总会弯下腰默不作声地轻抚“青龙”的头。“青龙”也好像感受到他的心意,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更加卖力。

  看到“青龙”的变化,郑九会从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鼓励。得到主人鼓励的“青龙”也会在训练中激情十足。渐渐地,“青龙”反倒比别的警犬在更短的时间里完成各个训练科目的要求。

  因为朝夕相处,郑九与“青龙”待在一起的时间比陪伴朋友的时间要长,久而久之,“青龙”也养成了一些“小脾气”,“除了我以外,‘青龙’不吃任何人喂的食物,但如果我前一天没有给它喂,第二天它就会消极训练。”“青龙”的这些“小脾气”让郑九哭笑不得。后来,为了保证它能正常进食,别人休息时,郑九就呆在中队陪伴“青龙”。

  说起“青龙”,郑九有说不完的话,有着特别的感情。“野外执行任务时,‘青龙’不仅能起到追踪嫌疑人的作用,还会保护我。”郑九说,危险来临时,“青龙”总会忠诚地先保护他,那种感觉比拿着一支枪还让人踏实。

  警犬“深久午”——“它最喜欢趴在我背上”

  “深久午”也是一条来自昆明的追踪犬,还是中队里唯一喜欢让人背的警犬。说起这个典故,“深久午”的主人、警犬技术员申述仁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事情还得从2016年11月的一天说起,当时警犬中队接到抽调到仁怀市参与搜捕犯罪嫌疑人的命令。当天中午,申述仁就带着“深久午”到了仁怀。

  经确认,犯罪嫌疑人潜逃至仁怀后寨村的一座大山里。了解情况后,申述仁与其他队员一样,对“深久午”下达搜捕命令,然后,和“深久午”一前一后地上山了。

  两个多小时后,犯罪嫌疑人被搜捕队员从山上带下来。由于山上全是密林,杂草荆棘丛生,搜捕队员们的衣服被密林里的荆棘刮破刺入皮肤,血痕处处可见,一条条警犬也累得耷拉着耳朵和尾巴,但大家看到申述仁和“深久午”时,却都忍不住地笑了起来。

  这时的申述仁,全身衣服被刮破,身上也布满血痕,背上还背着重几十公斤、已累得蔫了的“深久午”,它看向众人时眼睛不停地眨着,似乎在告诉大家,“累死我了”。

  “它太累了,体力都没了,只好背它下来。”从那以后,申述仁发现,别的警犬完成任务时都喜欢主人给它们奖励好吃的狗粮,而“深久午”却喜欢趴在他的背上,不停地用爪子扒拉着他的脸。

  2014年11月21日,中队接到寻找一位居住在黔西县定新乡的81岁失踪老人的命令。申述仁带着“深久午”与其他技术人员和警犬赶到现场后了解到,村民罗先生患有严重阿尔茨海默症的81岁母亲于11日早晨离家一直未归。

  在从老人可能经过的小路上进行技术勘察后,警犬技术员针对疑似老人摔倒时留下的血迹向其他警犬下达搜索命令。然而,由于时间太长,且已经过连日的雨水冲洗,血液气味并不明显,追踪的警犬只是起反应,并未有下一步动作。

  眼看寻找失踪老人的线索就要断了,这时,申述仁抱起“深久午”说:“让它试试,它可以的。”

  得到允许后,申述仁从老人家中拿出老人平时穿的鞋作为嗅源,然后回到发现血痕的小路上,让“深久午”对老人的鞋进行气味确认。

  没想到,“深久午”状态超出预料,对老人的气味很快兴奋“上线”。在小路旁追出约30米后,它在公路旁的悬崖边上反复徘徊并坐下示警。

  后来,民警在“深久午”反应的山崖下方区域找到老人的遗体。

  警犬“剑弓”——“它的一生都献给了缉毒事业”

  在警犬基地的所有警犬中,毕节市警犬界功勋搜毒犬明星“剑弓”可谓是毒贩的“噩梦”、警队的“福音”。服役期间,“剑弓”保持着参与搜毒行动期间100%搜出毒品的记录,即使退役后老得走不动路,也能闻出含有罂粟成分的药物。

  据介绍,2006年黔西县还未成立警犬中队时,当时还是幼犬的“剑弓”已在派出所内接受搜毒训练。比起其它天赋异禀的警犬,“剑弓”算是“大器晚成”,直到2008年黔西县成立警犬中队后,前期的科学训练和技术员的苦心栽培让它的嗅觉天赋在一次又一次的搜毒行动中展露无遗——每次开展搜毒行动时,只要带上“剑弓”,保准能找到毒贩精心藏匿的毒品,无论是藏在废水沟、汽车油箱里,还是埋藏在地下、汽车底盘下,都逃不过“剑弓”的鼻子。

  2009年,“剑弓”在毕节市警犬大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年,由于显赫的搜毒成绩,“剑弓”被毕节市警犬大队评为功勋犬。从那以后,不仅在黔西县范围,在整个毕节市,只要哪里有大型搜毒行动,都会把“剑弓”调去,“剑弓”也总是不负众望,每次都能找出毒品。一时间,“剑弓”成了毕节市的搜毒警犬明星。

  与很多警犬一样,“剑弓”的主人也换过好几任,但每一任主人离开时,它都不会有“怨言”,只会默默地流泪。一次,它的其中一任主人离开警队时和它告别,它一声不吭,但主人走远后,身旁的其他技术员却看到,“剑弓”正在流泪。

  如今,“剑弓”已退役。退役时,它已经10岁,相当于人类80岁左右的年龄——它已经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缉毒事业……(作者 罗兴祥 罗崇庆 来源:乌蒙新报)

"平安讲述"系列视频:今新疆反恐形势究竟怎样

岁月静好的背后,是无数政法干警在负重前行!【“当人民需要的时候”专题

最高法原副院长奚晓明一审被控非法收受1.14亿

依法应以受贿罪追究奚晓明的刑事责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及各界群众60余人旁听了庭审。

怎样认识各级领导干部没有搞特殊化的权利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没有搞特殊化的权利。”

感怀一位老前辈

一些人和事不断在头脑中浮现。除了科室、监区里那些积极进取、勤奋尽职的同志的点点滴滴,还特别想起了一位老前辈,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