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北京第三方力量化解矛盾纠纷从源头减少涉法涉诉案件

2017-01-12 13:35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责任编辑:黄琴
字号  分享至:

释明法理 解群众疑惑

北京第三方力量化解矛盾纠纷从源头减少涉法涉诉案件

  核心提示:1月10日,记者从北京市委政法委获悉,北京市组织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建立了依法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10大工作机制和5项配套保障措施。

  1月10日,记者从北京市委政法委获悉, 北京市组织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建立了依法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10大工作机制和5项配套保障措施。截止目前,第三方专业人员累计接待信访人6000余人次,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再次信访记录。政法机关移交的重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已有近40%息诉化解。

资料图

  律师释明法理依法化解多起积案

  由于家族矛盾纠纷,当事人林建刚(化名)常年上访,并且来到北京电视台“第三调解室”录制了相关节目,节目早已播出,但问题一直未能解决。2016年8月,北京市公益法律服务促进会人民调解员李民在信访接待窗口接受当事人咨询后,从亲情角度娓娓劝导,林先生之后很长时间未再到信访窗口登记。

  “历经数月,通过与当事人、当事人家族其他成员多次沟通,本案已成功化解,林先生也签署了息诉罢访协议。”李民说。

  像此类成功化解的信访积案还有很多,北京市公益法律服务促进会会长田玉玺向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表示,去年该促进会接受接受政法机关移交的重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已有近40%息诉化解。

  在田玉玺看来,成功化解的案件主要在于第三方专业人员耐心细致释明法理,“大部分案件属于判决无任何错误瑕疵,但因当事人法律知识欠缺,不理解法院的判决等引发的信访,第三方专家以中立身份,通过耐心解释法院判决的依据、合法合理性,当事人接受并息诉罢访。”

  1994年开始,汪碧城(化名)对离婚引发的产权纠纷判决不服而上访。第三方律师周春梅接到委派后,作了大量案头工作,在会见当事人的过程中,她很快切中案件要害,促成化解。

  针对信访人对案涉宅基地有很大异议,周律师详细对比了申诉人拿到的新证据与原一审开庭时,被告方出示的证据,发现两组证据虽是形式不同,但内容是一致的,于是她给当事人反反复复做比对与分析,同时多次沟通交流中也得知当事人对申诉案件的核心诉求及真正的心理诉求,取得了当事人信任,最终,汪女士同意息诉罢访,并自愿签订了保证书。

  此外,长期信访的当事人往往出现“因案致贫、因访致贫”等情况,难以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因此除了化解积案,第三方专业人员还协助生活困难的信访人申请社会救助,促使其回归家庭生活。

  信访人张云礼(化名)与同村村民发生争执与肢体冲突,但伤情经鉴定不是由他人伤害所致,不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北京市密云区公安局做出不予立案决定。由此,当事人夫妇五年来一直上访。随后,案件移交北京市公益法律服务促进会,第三方律师多次耐心向当事人释明法理,说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夫妇俩终于接受律师的意见。同时密云分局也根据当事人家庭困难情况,协调镇政府给予相应的帮扶救助,夫妻俩彻底息诉罢访,回归正常生活。

  针对类似情况,第三方专家会同责任单位、当地政府共同实现释法说理,同时帮助当事人申请政府、政法单位、或其他慈善组织的救助。

  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张峥向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介绍,目前,北京市有执业律师26593人,律师事务所2249家,动员和组织律师作为第三方力量中的主要力量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是“北京模式”的一大特色。

  北京律协按照信访接待、案件化解、专家评审三个层级的工作需要,分别制订了志愿律师的招募条件在全市范围发出通知,针对专业水平、执业年限、受到执业纪律处分情况、从事公益服务经验等方面对报名人员进行严格审核。

  目前,共有483名律师成为该促进会的专家成员,承担大部分的接访和个案化解共哟,截止目前,已化解法院和公安部门23件重大疑难案件,发挥了律师在息诉止访、化解矛盾方面的职能作用。

  同时,为了减少信访增量,市律协注重发挥村居法律顾问的作用,通过遍及全市16个区6878个村居的“一村一居一法律顾问”工作网络,力争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第三方全程参与接待化解促息诉罢访

  2015年6月,中央政法委下发了《关于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制度的意见》,按照中央政法委和市委部署,2015年9月,市委政法委牵头协调,成立了北京市公益法律服务与研究中心,统筹组织律师、心理咨询师、法学专家、人民调解员以及社会知名人士等五大社会力量全面参与涉法涉诉信访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这个中心已经“升级”为全市法律服务类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北京市公益法律服务促进会。依托北京市法学会、市律协、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社会组织,统筹整合北京市律师协会57个专业委员会和2100家律师事务所的2.6万名律师,以及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心理咨询机构等法律服务机构,工作方式上整合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等多元矛盾化解途径。

  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法学专家、知名律师等第三方社会力量,是介于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法律实践群体,在专业上、身份上具有天然的优势,能够在政法机关与信访人之间搭建起有效沟通的桥梁,引导当事人用较为平和理性的方式来反映诉求,帮助信访人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促进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妥善解决。

  记者获悉,第三方公益平台建立了五大人才库,包括:法学专家、律师、人民调解员、心理咨询师、其他社会知名人士。目前,入库专家共计912人。该促进会分别对500多名入库人员组织了六次专题培训。

  促进会委派法学专家、律师、心理咨询师等在政法各部门信访接待大厅坐班接待咨询,并引入“专家预约服务”,在接待大厅设置设触摸屏,群众可以根据案情自选专家参与案件咨询化解等工作,营造出一个可以信任、可以打开心结沟通交流的氛围,为信访人提供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建议,促进信访人接受正确的法律结论、息诉罢访,或引导其依法理性表达诉求。

  “特别是对信访积案中缠访闹访、群众反映强烈、矛盾激化等重点案件,还组织法学专家、知名律师等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案件评查工作,对案件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办案程序、实体处理、法律文书等方面进行评查。”该负责人表示,还组织市律师协会57个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员参与评查。目前共召开了6次专家咨询委员会,对疑难复杂案件出具了法律意见书。

  同时严把法律闸,组织3人至7人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咨询评议,对案件法律适用、事实证据等进行论证评议;对已确定终结的案件,由相关的社会组织综合运用社会救助、心理疏导等措施手段;对终结仍不息访的案件,召开案件移交工作会,联席办、信访办、维稳办、信访人属地街道、乡镇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纳入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

  去年9月,市公益法律服务促进会接受市高院移交的终结评查案件44件,经评议全部同意终结,其中39件已由市委政法委牵头移交属地,实现了终结案件落地“软着陆”。

  市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还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制度机制,不断拓展第三方参与的领域和范围,广泛参与诉调对接,组织第三方社会力量全面参与到立案前、诉讼全过程,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的纠纷解决方式,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努力从源头上减少涉法涉诉信访案件。

相关报道

"平安讲述"系列视频:今新疆反恐形势究竟怎样

岁月静好的背后,是无数政法干警在负重前行!【“当人民需要的时候”专题

最高法原副院长奚晓明一审被控非法收受1.14亿

依法应以受贿罪追究奚晓明的刑事责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及各界群众60余人旁听了庭审。

怎样认识各级领导干部没有搞特殊化的权利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没有搞特殊化的权利。”

感怀一位老前辈

一些人和事不断在头脑中浮现。除了科室、监区里那些积极进取、勤奋尽职的同志的点点滴滴,还特别想起了一位老前辈,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