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凝心】
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今年4月,公安部党委就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出指导意见,各地公安机关迅速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10月27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习近平总书记作重要讲话。这两次重要会议召开后,按照公安部党委的统一部署,全国各级公安机关细化学习安排,强化主体责任,扎扎实实地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更加扎实地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同时,公安机关紧紧抓住中央巡视反馈的突出问题,认真落实整改责任和整改措施。
【媒体点评】
《人民公安报》评论:只有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坚持从身边小事、具体细节改起,才能不断提升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行政管理】
身份证异地办理全面铺开

2016年,身份证异地办理工作全面铺开。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全国多省公安机关逐步推进此项工作,真正方便办证群众。自9月1日起,云南省公安机关增设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试点单位至72个;9月,北京市公安机关在启动天津市、河北省户籍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工作后,又启动了福建、广东、上海、江苏、江西、海南、陕西、湖北8个省市户籍人员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工作……
4月1日,备受社会关注的驾考改革启动实施,小汽车自学直考、自主约考、异地考试办证、放宽残疾人学车考证等新规让民众直呼“方便”;8月,《关于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出台,直指各类“奇葩证明”;截至11月,我国已与127个国家缔结各类互免签证协定,包括8个全面免签协议,与39个国家达成63份简化签证手续协定或安排,中国护照“含金量”大幅提高。
【媒体点评】
《人民公安报》评论:身份证异地办理是继户籍制度改革、车检驾考改革之后,公安部出台的又一项关系亿万群众利益的公安改革举措,是一项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举措。
【队伍建设】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序列改革试点工作启动

9月,部分地区启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序列改革试点工作。作为公安队伍建设、完善人民警察分类管理制度和搭建公务员科学管理平台的重要探索,标志着人民警察分类管理改革从顶层设计进入试点实践的重要阶段。
2016年,公安队伍建设持续发力。6月23日,全国公安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提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公安队伍建设;1月,《关于加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工作的意见》印发,明确“双轨”招警、统一招录、分类招警、特殊招录等政策;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从管理体制、岗位职责、人员招聘、管理监督、职业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媒体点评】
《人民公安报》评论:符合公安机关性质特点的公安管理体制正在形成,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执法规范化】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

201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随后,各级公安机关围绕《意见》提出的推进公安重点立法、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执法制度机制、改进行政管理工作、完善执法监督管理体系、深化执法信息化建设、提升执法主体依法履职能力、加强综合保障8个方面重点任务、50多项具体措施,认真细化落实,全面加强执法培训、实施执法资格等级考试制度,引导民警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增强法治意识、规范执法行为。
7月1日起,公安部开始实施《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7月26日,公安部举办全国公安机关规范执法视频演示培训会……在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下,各级公安机关坚持不懈狠抓执法规范化建设,拿出一系列硬招、实招,在法治观念、群众观念和执法理念、执法能力上都有了进一步提高。
【媒体点评】
《人民日报》评论:分类管理的执法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公安执法规范化、法治化的基础,也是提高公安执法公信力、增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前提。
【专项行动】
全国打掉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7700个

电信网络诈骗越来越成为社会公害,在2016年尤为突出。2月25日,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暨专项行动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提出了补齐短板、加强和改进打击治理工作的措施。一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先后摧毁多个特大跨国电信网络诈骗集团、从肯尼亚、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等国押解回大量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截至12月,全国共破获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1.5万起,查处违法犯罪人员5.5万名,打掉犯罪团伙7700个,捣毁诈骗窝点8200个。
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责与使命。2016年,公安机关连续开展多项专项行动,守护群众安全。3月1日, 2016年全国缉枪治爆专项行动打响;3月23日,打击“盗抢骗”犯罪专项行动拉开帷幕,将持续3年;3月29日,严厉打击整治打孔盗油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启动,8个月来各地共破获涉油刑事案件139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96名;4月,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项行动展开,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累计查破刑事案件75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00余名,缴获信息230余亿条。
【媒体点评】
《人民公安报》评论:不断构建完善打击机制、清理解决实战问题、疏通侦查破案通道、努力发动组织群众,最大限度地提升防范打击效能。
【国际合作】
中美就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举行高级别联合对话

2016年,公安部参与的国际执法安全合作会议、活动持续增加。今年2月、3月,中美双方就落实首次中美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成果、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网络安全执法合作深入交换意见,并就中美之间重点案件进行交流; 6月14日,第二次中美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在京举行;12月7日,第三次中美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在华盛顿举行。一年来,中美双方本着“依法、对等、坦诚、务实”原则,在热线机制、信息共享、案件合作、举行高级别专家组会议等网络安全合作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
中国警方不断加强同联合国、国际刑警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和区域组织的执法安全合作,持续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多次向联合国任务区派遣维和警察,在反恐、禁毒、网络安全、打击跨国犯罪、追逃追赃等多个领域履行职责、承担使命;11月10日,中国公安部副部长孟宏伟高票当选新一任国际刑警组织主席……这些都彰显了中国警察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安全与发展的决心和努力。
【媒体点评】
新华社评论:中美开展高级别网络安全领域的对话,能有效遏制网络威胁,推动制定网络空间国际规则,提升全球网络整体安全。
【重大安保】
圆满完成G20峰会安保工作

9月4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开幕,全国公安机关、特别是浙江公安机关为大会的顺利召开作出了重要贡献。浙江公安机关按照“最高标准、最快速度、最实作风、最佳效果”要求,有序有力有效地推进各项安保工作落实。据统计,8月1日至9月5日,浙江全省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43.8%、21.3%,其中杭州市同比下降67.4%、39.2%。10月19日,浙江公安机关G20杭州峰会安保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杭州举行,169个记功集体、409名记功个人以及“G20杭州峰会安保工作”100个先进集体、1000名先进个人等分别受到表彰。
2016年,中国迎来了诸多盛会,这背后离不开中国警察的身影。全国公安机关先后圆满完成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长征五号火箭首飞、神舟十一号飞船回收等重大会议、活动的安保任务。
【媒体点评】
中国新闻网评论:G20峰会召开前后,浙江省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获得感大大提升,杭州一度被誉为“全球最安全的城市”。
【抢险救灾】
全力投入抗洪抢险救援

2016年夏季入汛以来,我国26个省(区、市)、1192个县遭受洪涝灾害,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面临严峻考验。当地公安机关全力投入抢险救援工作,仅消防部队就出动消防车(舟、艇)1.9万余辆(艘)次、消防官兵10.7万余人次,参加抗洪抢险、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救援、城市内涝排险等1.3万余起,营救遇险群众3万余人、疏散群众9万余人,抢救和保护财产免遭损失价值30.1亿元。
【媒体点评】
《人民公安报》评论:暴风骤雨里,警徽与党旗交相辉映;肆虐洪水中,公安民警、现役官兵用实际行动铸就洪水和百姓间最坚实的堤坝……
【反恐怖】
反恐怖主义法1月1日起施行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为依法打击恐怖活动、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增强应对处置能力提供了法律保障。
11月29日,国家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公安部联合召开全国反恐怖工作视频会议,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反恐怖工作,要求坚持主动进攻、打防并举,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细化措施、强化责任,毫不放松地抓好反恐怖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
【媒体点评】
《人民日报》评论:反恐怖主义法是我们党和国家开展反恐怖主义斗争经验的总结,是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锐利武器。
【警队先锋】
发布多名民警感人事迹

11月18日,公安部在京举行首期全国“公安楷模”发布活动,集中发布5名“公安楷模”先进事迹,弹无虚发的警队“神枪手”刘崇、破获涉案金额高达4100亿元特大“地下钱庄”案的“经侦卫士”张辉、奋力扑倒被嫌疑人点燃的煤气罐而重度烧伤的最帅特警张劼、永远做百姓“最亲近的人”的派出所指导员陈晓磐、“指纹神探”王一,5位公安民警集体站在闪光灯下,接受人民群众的致敬。
典型就是旗帜,榜样激发力量。2016年,公安队伍中涌现出一大批在打击犯罪、社会管理、服务群众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人物。让我们记住这些名字:“时代楷模”高宝来、陈清洲,反恐英雄买买提江•托乎尼牙孜和艾热提•马木提,“年度法治人物”韦健,“最美女法医”韩颖,当代公安“保尔”陈冰……他们带给我们的不仅有感动,更有力量。
【媒体点评】
《人民公安报》评论:公安楷模的动人故事和崇高精神引起强烈反响,楷模的力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并发挥积极作用。(文字整理:王旭东 邬春阳 编辑: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