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甘肃永昌“牛肉面协会”发文限价
官方称“协会”系非法组织予以取缔
网言网语
甘肃省永昌县一些牛肉面馆经营者成立“牛肉面协会”,并下发文件要求所有店面停送鸡蛋小菜,炒面大碗10元,小碗9元,所有会员坚持听从或者执行协会对牛肉面市场的变动,不执行协会文件,将对该店进行集结围堵。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甘肃省永昌县一些牛肉面馆经营者成立“牛肉面协会”,并下发协会文件要求,自今年1月1日起,所有店面停送鸡蛋小菜,炒面大碗10元,小碗9元,不执行协会文件,将对该店进行集结围堵。
今天,永昌县委宣传部通报称,经调查,该协会系擅自成立,未在永昌县民政部门注册登记,属于非法组织,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取缔。
《法制日报》记者获悉,这份“牛肉面协会文件”发文时间是2016年12月31日。“文件”规定:“所有会员听从协会所有变动,在任何事项面前统一思想,坚持听从或者执行协会对牛肉面市场的变动。”
“文件”还称:“开新店者,应通知协会,优惠活动最多送一周,不得超过一周,若超过一周者有(原文如此——记者注)协会会长、会员带动对此店进行围堵,每个店出一人代表。”
“文件”还要求,所有店面不得擅自调价做任何优惠活动。
记者发现,该“文件”标注了文件号“永牛字(2017)1号”,但并未盖章。
官方通报称,永昌县获知此情况后,立即召集多部门成立调查组,对该协会的成立和经营活动进行了调查处理。
据永昌县工商部门调查,2016年12月30日下午,约30名牛肉面馆经营者在县城一KTV参加聚会,现场成立了“永昌县牛肉面协会”,并提名推出了会长5人。
1月4日晚,工商执法人员对两家牛肉面馆负责人进行了询问调查。据经营者陈述,之所以规定“所有店面停送鸡蛋小菜”,是因为“目前牛肉面馆煤改气,造成成本上升,吃牛肉面赠送小菜鸡蛋优惠活动进一步增加了经营成本”。
1月4日晚,当地工商局、公安局对推选出的5名会长进行了行政约谈,给予了严肃批评教育,依法取缔“协会”,并责令“牛肉面协会”约定的相关事项不得实施。
此外,当地官方还要求经营者不得进行价格垄断;不得对进行优惠活动的经营者进行围堵;立即消除成立“牛肉面协会”及发布的“协会文件”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
官方还表示,对该未经登记擅自成立的协会,永昌县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公安部门对事态的进展将密切关注。法制网兰州1月5日电(法制网记者 赵志锋)
不守法,一碗牛肉面都卖不出去
刚刚过去的2016年,“抱团取暖”是一个经常出现的词汇。简单说,就是一些行业的一些经营者坐下来谈一谈,想想用什么办法共同应对困难局面。2016年的倒数第二天,甘肃省永昌县的30名牛肉面馆经营者也坐在一起,寻摸用什么办法解决成本上升的问题。
这本是一件好事,可结果却变了味道。这些牛肉面馆经营者经研究作出了这些决定:成立一个协会,但是没有登记;统一价格,不送小菜;谁不执行,就堵谁的店。
看看这些经营者“抱团取暖”的“成果”,从骨子里透露出两个字:违法。而且是不断升级的违法,从不依法登记成立协会,到垄断市场价格,再到集结围堵,违法行为也算是“跨界”了。
如此“抱团”,非但取不了暖,解决不了成本上升的问题,反倒会因违法承担后果,甚至陷入市场的寒冬。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规则,也已经成为共识。守法,不仅是对市场经营活动参与者的要求,也是市场经营活动参与者自我保护的最有利武器。试想,当大家都讲法律时,你偏要另类地“讲家法”,比如永昌县“牛肉面协会”的做法,别说法律不答应,市场都容不下你。最终结局,一碗牛肉面都卖不出去。(法制网记者 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