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4日,福建省龙岩市反诈骗中心及时为王女士止付被骗的2.97万元。这是龙岩市公安局开展打击整治新型电信网络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自2015年11月初开展专项行动至2016年底,龙岩警方成功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962起,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379名,抓获电信网络诈骗在逃人员47名。
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党政主导
2015年10月30日,龙岩市新罗区被列为全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重点地区后,龙岩市在全省率先成立28个相关部门组成的打击治理联席会议机构,先后召开4次联席会议,统筹推进打击治理工作。
2016年2月1日,龙岩市委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打击整治列为年度重点整治工作,一场“歼灭战”全面展开。同年2月3日,龙岩市制订了市重点难点问题整治专项攻坚行动方案。2月16日,市综治委下达2016年综治(平安建设)责任书,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整治攻坚战作为重要内容。新罗区成立了以区长任组长的打击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重点区域整治工作队,制订关于举报电信网络违法犯罪线索奖励规定。
强化侦查打击,全链条全环节打击
龙岩市公安局创新开启全链条、全环节打击模式,以资金流、信息流、人员流查控为主线,注重打源头、摧平台,斩断犯罪信息流和资金流。2016年以来,先后成功侦办了公安部挂牌督办的3个专案。
为全环节摧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链条,龙岩市公安局强化专班打击,从市公安局、新罗分局抽调50名办案骨干组成打击工作专班。2016年9月29日,4名公安部A级通缉在逃人员在短短3天内全部归案。10月底,3名福建省公安厅通缉在逃人员全部到案。
同时,龙岩市公安局重拳出击,深挖系列诈骗案件,从中梳理出包括贩卖淘宝客户信息、出售钓鱼链接、诈骗以及为诈骗提供洗钱便利的卡商、收赃人员在内的完整犯罪链条,予以打击,有效遏制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嚣张气焰。
密切部门协作,注重源头治理
龙岩市公安局坚持“打防整治并举,机制建设巩固”的方针,积极协调金融、电信和有关互联网企业,建立一系列密切配合、高效融合的打击治理工作机制。2016年1月15日,龙岩市成立了全省第一家非实体化的反诈骗中心。同年8月30日,反诈骗中心完成实体化改建工作,实现实战化运行。
龙岩市公安局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作,动员各商业银行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涉案账户的查询、止付、冻结等工作;与通讯运营商加强合作,即时关停关闭涉嫌诈骗的电话号码;建立法、检、公办案协作机制,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及时研究办案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分子不予取保、不判缓刑、快诉快判,提高了办案效率。截至2016年底,全市共关停关闭诈骗电话卡、上网卡40769张,冻结涉案银行账户685个,冻结金额共607.7万元。
2016年11月3日上午,漳平市成立反诈骗中心。公安局、金融机构、通讯运营商代表签订了漳平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责任状。
由于打击整治有力,2016年“双11”期间,在各网购平台交易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龙岩全市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发案不增反降。
强化综合治理,推进重点整治工作
龙岩市委、市政府将打击治理工作纳入市对县党政领导综治(平安建设)责任考评和市、县直单位综治维稳考评,将整治成效与年终绩效、年度考核挂钩,要求层层落实专人防控,成立专职搜山队伍,每日进山巡逻,抓现行、捣窝点,营造严打声势,挤压违法犯罪空间,共出动人员2.6万余人次,组织巡山660次,捣毁疑似电信诈骗窝点613个。
他们强化重点管控,全面摸排梳理,建成信息库,逐人建档,分类管理。同时完善奖励制度,筹措100万元专项奖励金,截至目前,通过举报线索成功摧毁18个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29人,兑付举报奖金32万元。
为强化宣传防范,营造打击整治工作氛围,龙岩市公安局聘请奥运冠军张湘祥为反诈骗公益大使,并邀请陈忠和、张湘祥、石智勇等知名教练员和运动员走进反诈骗中心,借助名人效应掀起全民反诈骗浪潮;利用沿街40余处LED显示屏以及村口、集市宣传栏,对本地电信网络犯罪人员进行曝光。
2016年9月1日,新罗警方在适中镇文化广场召开网络购物诈骗“千人大会战”誓师大会,并分成73个工作组开展清查整治,当日共打击整治可疑诈骗窝点52个,缴获作案手机300部及监控设备一批。
龙岩市公安局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媒体广泛开展打击整治成效和安全防范宣传,向群众发放宣传单3.8万余份,利用公安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防范网络诈骗信息632条,开展进村入户、进校园宣讲动员136次,广大群众反诈骗、防诈骗意识明显提升。(王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