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全国人大代表10句话
点评2016年度民主法治事件
1 事件回放:习近平参加基层代表选举投票
2016年11月15日是北京市区、乡镇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日。上午10时许,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怀仁堂投票站,同投票站的工作人员亲切握手,仔细听取有关选举事项的说明。习近平拿出选民证交给工作人员核验,并领取了选票。在写票处认真填写选票后,习近平走到票箱前郑重投下自己的一票。
自2016年开始,全国县乡两级人大陆续换届。全国将有9亿多选民参加这次县乡人大换届选举,直接选举产生250多万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工作涉及全国2850多个县(市、区)、3.2万多个乡镇。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教师李杏玲——
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公民,全国9亿多选民参加选举。依法有序做好这次换届选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加强基层国家政权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任务,推动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区人大代表的选举投票时的重要讲话。要加强对选举工作的监督,对违规违纪违法问题“零容忍”,确保选举工作风清气正。中央的新要求需要在区、乡镇换届中先落实。做好相关工作,对于顺利推进市级换届,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事件回放: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临时会议确定辽宁拉票贿选代表当选无效
2016年9月1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举行,会期一天。本次常委会会议是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临时召开的会议。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马马文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辽宁省人大选举产生的部分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无效的报告。会议表决通过了该报告,确定45名拉票贿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当选无效。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宪忠——
依纪依法彻查和处理辽宁拉票贿选案,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维护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权威和尊严,维护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权威和尊严。民主选举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
从今年开始,各级人大陆续迎来新一轮换届选举,要认真反思总结辽宁拉票贿选案、衡阳破坏选举案的深刻教训,绝不允许把权钱交易那一套带到选举中来,绝不允许以任何形式破坏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3 事件回放:国务院首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环境报告
2016年4月2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2015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这是国务院首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年度环境状况报告。
报告分析了环保责任不落实、执法监管不严、基层能力不足等问题,分别介绍了2015年环境质量状况、环境保护目标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常委会委员和列席的全国人大代表给予了高度关注,围绕“报告应该怎么讲、讲什么”,提出了很多意见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金杜(广州)律师事务所主任吴青——
2015年1月1日实施的环保法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国务院于2016年首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环保工作,对全国各级政府履行环保法规定的向人大报告环保工作的义务作出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各省级政府以及市级、县级政府也应参照国务院的做法主动向本级人大或常委会报告环保工作,履行好这一法定义务。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国务院向其报告环保工作也是监督工作的一项新内容,如何做好这项监督工作,也成为了摆在各级人大常委会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4 事件回放:惩治电信诈骗形成司法合力
这一年,麦庆泉、陈伟才、朱列玉三位驻粤全国人大代表开展的反电信诈骗“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他们提出的延迟到账建议,在2016年9月23日最高法、最高检等6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中得到了确认,规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个人通过银行自助柜员机(ATM机)向非同名账户转账的,资金24小时后到账。
2016年10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与部分在江西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成为座谈会上的高频词。1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出台,表明政法机关将更加有力、准确、有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全国人大代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伟才——
以往在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方面普遍存在抓多捕少、抓多判少的情况。因为电信诈骗是以高科技为平台的新型犯罪,侦查和取证较一般诈骗案更困难,要有效打击这类犯罪,希望检察院和法院能够在证据认定等方面进一步深入一线调研,针对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或者统一的规则,真正形成依法打击合力,让犯罪分子没有法律空子可钻。
5 事件回放:重庆巴南创造性开展预决算监督
2016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多家中央和地方媒体到重庆市巴南区采访。从2009年开始,巴南区人大以审查和批准部门预算执行情况、部门决算和“联网监督”为突破口,对预算实行事前、事中、事后“三段式”全过程监督,着力推进预决算公开和细化。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广州市律师协会名誉会长陈舒——
巴南区的实践证明,保障代表对预算监督到位的核心问题是:向代表提供的预算资料是否详细?公开到了什么程度?想不想让代表看明白?我们都知道政府预算就是收支预算,与家庭的收支并无原则性区别。现在的代表都有相当的文化水平,资料提供得越详细,代表看得越明白。人大要监督到位,必须要求政府公开透明。这是被各地人大监督预算的实践证明了的。
6 事件回放:民法总则草案提请审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2016年12月25日表决通过了关于提请审议民法总则草案的议案,决定将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的民法总则草案提请2017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2016年6月27日,民法总则草案首次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检察院检察长周喜玲——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民法总则草案的讨论,引起了全国老百姓的高度重视。本次民法总则草案对我国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方方面面问题进行了科学规定,体现出了高度的前瞻性和创新性。比如虚拟财产的概念、网络的概念,数据信息的概念,均给予回应,作出规范。此外,公民对生态环境的责任也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可以说,民法总则草案在方方面面体现出了平等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7 事件回放: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2016年9月3日表决通过决定,授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18个城市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试点期限为二年。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光权——
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能够提高办理刑事案件的质量与效率。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能够定罪的案件都是证据很充分,被告人本人也承认的案件,这样有助于实现刑罚正义,也有助于被告人回归社会。在能够认罪认罚从宽处理的案件里,被害人的态度是整个案件处理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如果被害人没有和解、没有得到赔偿,犯罪人是不能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处罚这项制度。因此,必须在具体制度设计层面将它提到决定这项制度适用与否的高度来看待。
8 事件回放:网约车治理走上法治轨道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于2016年7月14日经交通运输部第15次部务会议通过,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秦希燕联合律师事务所主任秦希燕——
对于网约车这一新兴事物,我们并没有“一禁了之”,而是积极转变管理思路,主动创新制度设计,首次以《暂行办法》明确了网络车合法地位,并严格了准入条件,明确了责任主体,保障了各方权益,让网约车的规范管理、健康发展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是政府依法管理的一次进步。当新兴事物、新问题给我们的立法、行政管理带来挑战时,我们的立法、我们的行政管理就应更加主动适应新业态、新经济发展的需要,主动顺应,规范发展。
9 事件回放:立法应对新情况新问题
2016这一年,慈善法、网络安全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应对生活新领域新问题的法律密集审议、出台、实施。年底,备受瞩目的电子商务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玉器厂总工艺师高毅进——
慈善法的颁布实施,有利于推进整个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更利于社会力量参与慈善,让慈善活动更加规范。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是依法治网、化解网络风险的法律重器。修改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为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是民办教育改革发展新的里程碑。我认为,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工作,坚持问题导向,从我国国情出发,应对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10 事件回放:中国教育报记者暗访被打
2016年12月16日下午,中国教育报记者刘盾和刘博智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就营养午餐进行暗访时被当地民警打伤。17日,事件不断发酵,多家媒体对此事进行关注和报道。
17日晚,甘南县政府通报了对相关责任人员给予处罚。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律师协会会长韩德云——
保障了记者正当的采访权,让其对社会黑暗面进行有效的舆论监督,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所以,新闻单位、记协组织要加强对记者采访的保障,社会舆论也应从捍卫舆论监督的角度,力挺真相报道,为记者的职业努力提供舆论支持。新闻报道原则仅存在于部门规章当中,或是记者采访遭遇阻挠和打击报复等事件时有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建议立法机关高度关注记者的舆论监督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