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创新,让普法接地气入人心

2017-01-01 08:45  来源:法制网  责任编辑:黄琴
字号  分享至:

  台上,表演京剧《钓金龟》的演员,演到一半,突然停了下来,冲着观众喊了句:“有了麻烦,你们也别闹,上调解室去啊!”

  台下,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街道百顺社区的居民哄堂大笑。

  “我觉得这种形式特好,把京剧和普法结合在一块儿,生动有趣,我们也愿意听。”百顺社区居民杨宪华竖起大拇指称赞。

  “我们尽量转变过去那种发材料、念法条的生硬方式,将普法活动真正融入到居民日常生活中,提高百姓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西城区大栅栏司法所所长赵永进近日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大栅栏街道在普法方式方法上的创新,仅仅是全国“七五”普法工作的一个缩影。

  2016年,随着“七五”普法规划的启动,各地不断创新形式,抓住重点,分类施教,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家门口”普法

  “‘七五’普法规划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因地制宜开展有特色的法治宣传教育,我们首先想到了京剧这个形式。”赵永进说,京剧文化一直是大栅栏地区的一大文化特色,该区老年人很多,有将京剧和普法结合的环境与基础。

  在百顺社区民调主任石慧斌看来,普法教育“进社区”,还要有专业力量的支撑。“我们这个地区四合院很多,‘推开自家窗户就是对家门’的居住环境,也很容易出现矛盾,街道办事处面临着越来越专业化的法律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在选定法律顾问上下功夫。”石慧斌对记者说。

  赵永进介绍说,他们在社区强化“一社区一律师”制度,为每一个社区,联系一个优秀律师,当好社区开展服务管理工作的法律助手。

  在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创新方面,广东省提出加强全省普法集群建设,打造全天候、全覆盖的“广东普法教育网”;

  江西、河南省提出建设法治宣传队伍、内容、对象数据库,提高社会普法精准度,实现普法数据互联共享……各地不断创新载体、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注重实用性,使普法更接地气。

  “课堂上”讲法

  “一年之内,分别有一名初中生和高中生离家出走,经过多方努力把孩子安全找回了,但这也让我们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和普法的紧迫性。于是,我们赶紧把学校的‘青春船长’请了过来。”谈起几年前的事,北京宏志中学副校长赵勇仍然记忆犹新。

  赵勇口中的“船长”,指的是北京市东城区司法局的工作人员和律师。自2010年起,宏志中学与东城区司法局法宣科联合开展“青春船长,法治起航”系列活动。

  “活动到2016年已是第6个年头了。”赵勇说,“船长”通过讲解法律基础知识,并配合一些案例,以法律小课堂形式让学生展开讨论,提升法治意识。同时,学校还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文艺演出、模拟法庭大赛等提高学生参与普法活动的积极性。

  2016年6月,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制定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大纲指出,法治教育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贴近青少年生活实际,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合理确定教学重点和方法,注重知行统一,坚持落细落小落实。

  “七五”普法启动以来,各地注重教学内容的鲜活,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辨,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内蒙古提出在中小学设立法律知识课程并将法治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法律知识课每周不低于1课时;浙江省提出2020年,各市、县(市、区)综合性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实践活动覆盖全体中小学生;重庆市提出将法治教育课程作为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课,将法治教育教师人才纳入公开招聘范围;甘肃省提出在中、高考中增加法治知识内容,做到教材、师资、课时、考试、效果五落实。

  “火车头”带动

  最近几年,安徽一直在创新针对领导干部的普法形式。2016年年初,安徽省宣城市组织了2016年全市“机关集中学法月”法律知识测试,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24000名工作人员分别走进了全市546个考场。

  安徽省司法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安徽省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作为全省“江淮普法行”、国家宪法日等系列普法专题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举办旁听庭审、法治讲座、法律知识测试等活动,不断提升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广度和深度。

  为了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化建设,福建省提出各级政府每年应举办一期以上的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领导班子每年应举办两期以上的法治专题讲座;上海市提出把述法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述职的必备内容;广东省则提出实行公务员晋升依法行政考核制度,完善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查和依法行政能力测试。

  “七五”普法启动以来,各地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切实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蒲晓磊)

相关报道

中国长安网祝你新年快乐!

中国长安网,中国长安网app,中国长安网官方微博,祝你新年快乐!

中国“专车第一案”一审宣判 客管中心行政处罚...

判决撤销济南市客管中心对“专车”司机陈超的行政处罚。

解读我国首个个人诚信建设文件四大焦点

手机实名制、火车票实名制、快递实名制……越来越多领域实行实名制,成为虚拟交易中保障安全的手段,也将服务于个人诚信 ...

2016年,守好最后一班岗

上班三年多,感触最深的就是远离家乡,年节不能与亲人团聚的“孤单”。我的同事好多外地人,每年过节,我们都彼此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