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用文字向长征精神致敬

2016-12-23 10:27  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闵玥
字号  分享至:

  用文字向长征精神致敬

  “长征路上的坚守”主题创作活动侧记

  捕捉最美丽的感动

  7月的苗寨,花香扑鼻,风光旖旎。一大早,游客就被歌声拢在了一起——“吃新在晌午,鼓声多洪亮,响天摇地动……”在隆隆的鼓点中,歌声婉转而动听,一同飘来的,还有悠扬悦耳的芦笙演奏和粗犷低沉的牛角号声。但他们想不到的是,这不是一年一度的吃新节表演,而是苗寨村民自发为采风作家献上的“厚礼”。

  接受采访的对象是派出所教导员杨启明,他木讷少言,只会憨笑。不知谁走漏了风声,苗寨村民全都聚到了一起,有年近六旬的“活路头”(寨子里主管农事的头领),还有打工回家过节的年轻人,他们争先恐后地说,老杨根本不是个警察。苗寨村民心很齐,此前,雷山县公安局考虑杨启明长期在边远地区条件艰苦的派出所工作,无法照顾家人,两次决定将他调整到别的岗位,乡亲们“串通”起来,集体“闹”到了镇政府和县公安局,要求把老杨留下来。在他们眼里,老杨的确不是个警察,他们把他当成了家人,不舍得让他走。

  游客们被故事感动了,他们对作家说,这样的警察得好好写。作家点点头,把这些细节记在了采访本上。

  相似的经历发生在一群公安作家身上,他们受全国公安文联的委派,在贵州大地上行走,感受来自基层警营的每一份感动。

  与此同时,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陕西等13个省(自治区)的近80名公安作家,也在红军长征曾经走过的路上,重温当年红军那段激荡人心的峥嵘岁月,体验如今警营那些温暖人心的平凡故事。

  讲述这些故事的人,有机关干部,有社区大妈,有留守儿童,更有刑满释放人员,他们用朴实的语言表述对警察的认知和崇敬。最真实的就是最有力的,那些细节让作家们文思泉涌,短短一个月的时间,178篇文章如浪花般涌来。很多作家意犹未尽,四川作家杨素宏感慨:“我本身就是警察,但我仍然被他们感动。”

  汇集最骨干的力量

  为了开展好这次主题创作活动,全国公安文联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5月11日上午,经全国公安文联主席祝春林批准,副主席张策组织相关地区文联的负责人召开策划会,征求开展“长征路上的坚守”主题创作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人员纷纷出谋划策,他们一致认为,这是一次向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献礼的活动,也是全国公安作协成立10周年的一次检阅。

  此前,祝春林在听取汇报后,要求“遴选最出色的采访对象,选派最优秀的公安作家,创作最优秀的文学作品,向长征精神致敬。”为此,全国公安文联从选择活动区域、细化活动方案入手,建立了跟踪回访制度,指导作家进行创作,为他们解决实际苦难。期间,公安部宣传局调研员、全国公安文联秘书长杨锦亲自协调、督促各地开展活动。

  各地公安文联分别结合当地特点周密部署,贵州、四川、山西、湖北、陕西、湖南等地得到了省厅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贵州、四川、山西等地结合主题开展了文艺小分队、书画家进基层和地方媒体进警营等活动。相关地域各级公安文联为组织活动做了大量周密细致的工作,为顺利开展活动打下了基础。

  为了提高活动质量,全国公安文联从各地选派作家分赴安徽、四川、山西等地,并两进贵州,直接参与主题创作活动。10月21日下午,又组织33名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班的学员在金寨集结,接受党性教育,感受长征精神,经受红色洗礼。祝春林主席发表题为《公安作家应兼具书香气质与血性品格》的讲话,在这“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的红色金寨,他首次提出“书剑作家”这一响亮称号,并号召大家拿起手中的笔,为红色基因放歌。

  倾听最基层的声音

  在活动中,作家们深入一线,与采访对象促膝而谈,倾听来自最基层的声音。

  公安作家们深入山区,克服高温酷暑、蚊虫叮咬等困难,与村民拉家常,掌握第一手资料;前往海拔4000多公里的若尔盖,深入牧区派出所和最高海拔交警岗亭,与基层民警一道体验藏区公安生活;还有一批作家在全国公安文联的安排下,分赴贵州、四川等地,不顾舟车劳顿,第一时间开展采访。荣获冰心散文奖的上海作家陈晨两次奔赴贵州,含泪写下以女警韦兰资助贫困儿童事迹为内容的《为漏雨的世界打上爱的补丁》。面对那些默默无闻的警察,陕西作家胡杰说,“他们扎根基层、不求回报的作风令人敬佩,让我不得不竭尽所能去寻找最鲜活的素材。”公安作家们纷纷表示,只有以严肃虔敬的态度采访,才能对得起在基层工作的战友。

  相比以往,经过层层筛选的采访对象更加倾斜于基层未被表彰过的普通单位和个人,他们遍布各警种,既有所(队)领导,又有退休返聘的老警察,他们朴实无华,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平凡的力量。作家们以他们为原型,以“非虚构”手法记录当下坚守在长征路上的普通民警感人事迹,弘扬新时期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并以真实生动的文学作品,展示新时代公安风采,传承他们融入血脉的长征精神。《做你近旁的一棵杜鹃》《那一朵井冈红杜鹃》《大河湾》《相隔一座桥》《梆硬的软肋》《清泉之上》《布朗李熟了》《源》《“征”途班玛》等优秀作品,兼具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较为深刻地展示了基层警察的美好形象。

  组织最强劲的宣传

  黄骁是贵州省遵义市公安消防支队会址中队指导员,他与父亲同在这个中队服役,反映父子两代人事迹的作品在《中国消防》发表后,杂志社收到很多读者来信,甚至有女读者在信中表达了爱慕之情。这是杂志配合此次活动开设“长征精神映红门”专栏刊发的第一篇文章,产生的社会反响令采编人员始料未及。

  为了提升本次活动的成效,全国公安文联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跟进宣传。《人民公安报》开设“警徽闪耀在长征路上”专栏,每周刊发一篇文章;《人民公安》《啄木鸟·公安文学专号》分别以“封面故事”和专栏的形式,集中刊发作品;《人民日报》刊发《“天眼”下那抹蓝》《在圣洁的光芒里向上》和《醋香绵长》等3篇作品;《民族文学》《文艺报》《法制日报》和相关地方媒体也相继刊发作品并对活动给予报道;贵州、四川等地在本省媒体集中刊发部分作品,并将所有作品结集出版;贵州等地将有代表性的作品改编成微电影,以影像的形式再现最美警察形象;全国公安文学精选网和人民公安报剑兰副刊、中国消防杂志社、剑胆琴心等公众微信平台,以读者最喜闻乐见的方式及时发布优秀作品。

  读到部分作品后,全国公安朗诵学会(筹委会)组织公安系统的朗诵家对作品再度创作,并发布网络,得到粉丝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北京市公安局的王小森说,“作家们以文字的方式礼赞警察,我愿意以声音的方式传递正能量。”

  是的,正如王小森所言,参加活动的作家用不同的方式礼赞那些在基层默默奉献的战友,他们说,这次采风是一次洗礼,一次磨砺,更是一次在历史与现实交汇中完成的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他们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今天坚守在长征路上的普通民警的感人事迹,歌颂长征精神的传承。那些浪花一般的文章已经汇成了大海,因为警察的职业品质和博大胸怀,那海也变得更加浩瀚而深邃。

  (初曰春)

铁总回应"最难抢票年":一票难求缓解

铁路方面表示:随着高铁运力持续提升,列车开行结构不断优化,以及旅客出行习惯的改变,旅客发送量大增,更多人能回家过 ...

全国首宗跨省废弃物损害环境案:多被告被判修 ...

该案是河南省第一起涉及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也是全国首例涉及跨省固体废物运输的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揭秘:你的隐私如何被卖? 快递航空成泄密重灾区

快递、航空公司等行业掌握大量公民信息,且由于“不设防”或存在管理漏洞等原因,成为泄密的重灾区。

爸爸陈清洲

陈清洲有很多称号:“亮灯警察”、“最爱帮助人的警察蜀黍”、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2016央视年度法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