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峻考验中走过这一年
2016韩国立法司法大事盘点

12月22日,韩国宪法法院就总统朴槿惠弹劾案进行首次预审。图为当日,在韩国首尔拍摄的预审现场。新华社发
2016年对韩国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大事不断,从上半年的国会议员选举,到下半年的《金英兰法》正式生效,再到临近年末爆发的韩国宪政史上最大的政治危机。当前,总统被停职、弹劾案待判、独立检察组也在抓紧工作,这一切均在考验着韩国的司法体系。
国会再现“朝小野大”局面
今年是韩国立法机构国会议员选举年。自年初开始,韩国朝野政党为扩大各自的政治版图,均使出浑身解数,以期得到国民更多的支持。
4月13日,韩国第20届国会议员选举投票落下帷幕,执政党新国家党在全部300个议席中仅收获122席,未过半数,远不及预期。这不仅让新国家党自1999年以来首次在国会陷入被动局面,更使朴槿惠政府面临“朝小野大、三党国会”的新局面。这使得迎来执政第四个年头的朴槿惠在余下任期路途艰险,不得不直面“跛脚鸭国会”的难题。
在如今“朝小野大”掣肘局面下,朴槿惠政府想推动的一系列法案都无法顺利通过。例如,朴槿惠10月24日在国会演讲时提出的“修宪论”,其动机就立即遭到在野阵营的质疑。
“金英兰法”生效实施待完善
9月28日,《禁止不正当请托与收受财物法》(又称“金英兰法”)正式生效,该法案被称为韩国司法史上最严厉的一部规制公职人员防止不当请托、防止收受贿赂的反腐法案。
该法适用对象不仅范围广泛,而且对公职人员平时的迎来送往也作出严格规定。在其施行以来,确实给韩国公职社会文化带来较大变化,但一些关键部门的公务员为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甚至连正当的公务活动也推掉,导致公共机关服务质量下降。另外,新法在执法标准上存在模糊性,在执行过程中也引起不少争议。
为此,韩国司法界人士呼吁国民权益委员会相关部门对新法作出权威性解释,同时对新法中的缺陷尽快作出修正。
亲信干政总统前途未卜
在“朝小野大”的政治格局中,本就“跛足”前行的朴槿惠又因韩国媒体曝出密友崔顺实“幕后干政”丑闻,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此突如其来的被动局面下,朴槿惠紧急采取一系列措施灭火,但是韩国在野阵营和国民并不买账。丑闻曝光后,韩国大检察厅随即成立特别检察组展开调查,并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逐步掌握了崔顺实利用与朴槿惠的特殊关系,通过成立运营两大基金财团,插手国政运营,强制大企业捐款等违法行为的线索与证据。于是,检方先后对核心涉案人员崔顺实、前青瓦台政策调整首席秘书安钟范、附属秘书郑虎城等实施紧急拘捕。
同时,检方在起诉崔顺实及涉案幕僚时将朴槿惠明文列为共犯,在检方多次要求朴槿惠接受当面调查时,朴槿惠屡次以各种理由拒不配合调查。于是,激起了更大的民愤,在韩国政坛也掀起惊涛骇浪。
在公愤民意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下,韩国国会12月9日高票通过弹劾总统决议案,行使弹劾案审判权的宪法法院时隔12年再次成为“大韩民国”号的舵手。
未来司法审判成为关键
针对当前“亲信干政”乱局,韩国国会通过《设立独立检察组调查亲信门法案》,专门独立调查“亲信干政”案件。11月30日,前首尔高等检察厅厅长朴英洙获准任命为独立检察官,他在组建完人员规模达150人的独立检察组队伍后,立即开始了该案的调查工作,争取在规定的70天内查明相关疑点,向国民交出一份公正的司法调查答卷。
目前,朴槿惠已暂停总统的一切职权。展望未来,韩国宪法法院的审判、独立检察组的调查将成为左右韩国政局事态发展的关键。
根据韩国《宪法》规定,宪法法院将在接案后180天内判决。目前宪法法院连日召开全体法官会议,指定主审法官,加紧推进弹劾案的审前准备工作。
韩国媒体和司法界专业人士分析,宪法法院极有可能在明年3月份前后作出弹劾案是否成立的判决。
如果弹劾案成立,朴槿惠将立即下台,韩国政局将转入下届总统选举的准备活动之中。如果弹劾案不成立,那么朴槿惠仍将重掌总统职权,继续完成余下的总统任期。从当前激愤的民意来看,韩国政治乱局仍将会持续。(本报驻韩国记者 单士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