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扫毒
联手铲除“金三角”毒瘤
与毒贩生死较量,对于侦查员彭杰(化名)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加入水上支队前,他长期在云南德宏公安边防支队开展缉毒工作,缴获过数以吨计的毒品。
彭杰说,糯康贩毒集团覆灭后,盘踞在湄公河沿岸的大小毒贩观望一段时间后,在暴利的驱使下,预谋卷土重来。
“所有人员注意,进入一级勤务。”4国联合巡逻执法编队每次开进“金三角”核心区,急促的警报铃声就会骤然响起。
甲板舱门关闭、观察员就位、机枪手就位,顷刻间整个编队进入最高戒备。彭杰说:“这时,执法人员全部投入战斗状态,高度戒备,以便遭到袭击时第一时间还击。”
湄公河流域山峦叠嶂、峡谷众多,特别是位于缅甸、老挝、泰国交界的“金三角”地带有大片交通死角,因这一地区长期盛产鸦片,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
2013年3月19日清晨,前方传来消息:大批毒品被连夜装上一艘货船,驶向湄公河下游地区,极有可能于当天下午经过老挝境内的孟莫码头。中老两国立即启动联合巡逻执法合作机制,对途经孟莫的船只进行拦截查缉。
然而,接下来的情况出乎所有人预料。当日16时许,本应出现在孟莫码头的运毒船,却因为湄公河水位下降,搁浅在距离孟莫码头约60公里的上游孟巴里奥水域。
如果等到天黑,毒品极有可能被转移分散。行动指挥部决定,必须在天黑前赶到孟巴里奥水域,控制涉案船只。为防止不法分子有变,中老双方40余人组成的查缉力量,分别乘坐执法船艇和摩托艇全速进发。
“一定要预防他们突然袭击,特别是有可能抱住我们同归于尽,如果有这样的举动,要迅速按倒。”彭杰通过翻译将作战细节传达给老挝方执法人员,以便默契配合。
两个小时后,双方执法人员发现目标船只,顺利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通过对船体近一个小时的搜查,缴获冰毒579.7千克。
破获此案意义重大。据介绍,这不仅是4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合作机制以来,破获的首例跨国毒品案件和最大规模贩毒案件,打响4国联合扫毒的第一枪,也创造了湄公河流域联合执法新模式,从情报交流到联合查缉,都受到4国高层关注。
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水上支队支队长袁亚平说:“尽管湄公河流域治安形势已明显好转,但目前的主要威胁仍在‘金三角’一带。只有彻底铲除‘金三角’毒瘤,才能让湄公河真正成为平安航道。”
2013年4月,首届中老缅泰“平安航道”联合扫毒行动在中国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启动,历时两个月,取得重大战果。7月,4国一致认为,要将这一行动常态化,并专门开展打击糯康残余势力联合行动。8月起,4国相继在“金三角”地区抓获多名前糯康团伙成员,破获一批贩毒和暴力袭击案件,收缴了大量武器弹药。
如今,4国已在湄公河重点水域定期开展联合查缉行动,对过往可疑船舶、人员、货物进行检查,重点打击贩毒、贩枪、偷渡等违法犯罪活动,并对船员和游客开展安全提醒、禁毒宣传,往返船只都积极配合。
联合扫毒3年多来,特别是2015年柬埔寨和越南加入后,“平安航道”联合扫毒行动已上升为澜湄合作机制下的一项重要执法合作内容,有力打击遏制了湄公河流域毒品犯罪活动,维护了整个地区安全稳定。
据中国禁毒委统计,仅2016年中老缅泰柬越6国“平安航道”联合扫毒行动的第二阶段,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647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927名,缴获各类毒品12.7吨、易制毒化学品55.2吨,缴获大量枪支弹药。缅甸还在行动期间先后破获本国迄今最大的冰毒晶体案和阿片类毒品案。
如今的湄公河沿岸,有一个喜人变化——人们种植了大片的橡胶、香蕉等经济作物,而非旧日的罂粟田,增长了收入,也远离了毒品。来自老挝琅南塔省峦赛村的端拉说:“现在村子周边几乎没有贩毒活动了,我们可以安心过自己的生活。”
阳光透过薄雾升腾而起,使湄公河两岸充满了斑斓色彩,挂在居民院子外的黄色棒香、沿岸的各色果园愈显迷人。
彭杰在日记里写道:“奔流不息的湄公河,冲走泥沙,冲走时间,却冲不走沿岸各国人民对平安幸福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