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大代表开展食品安全集中视察
“舌尖上的安全”抓得怎么样了
“食品的追溯很重要,这个链条一旦断了就是狼,会反过来咬你。”上海市人大代表刘震华曾如此形容食品安全追溯的重要性。上海市人大代表近日围绕食品安全专题进行集中视察。
据了解,上海已形成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专业监管+基层综合执法”的监管体系。目前,正在研究完善“舌尖上的安全”监管体系,努力构建群防共治格局,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
2.26万家企业入驻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
上海仪电集团食品安全溯源信息化建设,是代表们视察的一个点。去年10月,上海在全国率先颁布《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在上海仪电集团的支持下,“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应运而生。平台上线至今,已有2.26万家食品及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注册,其中1.58万家食品企业可查询具体数据,累计上传数据6792万余条,已初步实现产品的信息查询和上下游企业信息链条的追溯功能。
“对于规范的有经营资质的企业,这些信息系统是有用的,但对那些因各种原因未进入甚至故意规避进入系统的,怎么管理?”
针对洪垒代表的提问,上海市食药安办主任、市食药监局局长阎祖强回应,下一步将全面建设有证食堂、守信超市,进一步完善诚信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不守信用的,进一步提高违法成本,倒逼企业负起主体责任。
2万户餐饮单位脸谱信息上线
如何让市民轻点鼠标吃得放心?在上海市人大开展的食品安全执法检查中,网络订餐是绕不过去的一道考题。
阎祖强表示,食品安全法实施一年以来,饿了么、大众点评、百度外卖等5家网络平台实现与监管部门的信息对接,2万余户餐饮单位的监督公示脸谱信息上线。他还表示,已多次约谈这些网络订餐平台负责人,并组织开展网络订餐专项检查。
与此同时,地方立法也在跟进。《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草案)》中单设了“网络食品经营”章节,从建立网站备案制度、建立信息公示制度、强化交易平台管理责任、加强食品配送过程管理、实施交易平台信用管理等5个方面强化对网络食品交易平台和食品经营者的监管。
据透露,今年9月以来,上海市食药安办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多方听取意见,形成了《上海市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行动方案》,同时配套制订《上海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评价标准》。据悉,《行动方案》目前已经上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即将颁布。
全程闭环监管防范“地沟油”冒头
曾几何时,“地沟油”成了市民谈食色变的餐桌“大忌”。此前多名上海市人大代表呼吁能够尽快从源头上加强防范。这一意见在视察现场有了回应。对于“地沟油”的管理,科技人员重点展示了利用大数据进行纵向和横向分析的功能,如果一个企业当月回收的地沟油数量超过一定的比率时,系统就会自动报警,“这就为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精确管理提供了最有效的信息。”
上海市食药安办还透露了有关“地沟油”的最新信息:经过近四年的综合整治,在上海市人大的支持下,上海已在全国率先实现“产、收、运、处”全程闭环监管,通过大数据和上述闭环监管合成,已达到一流监管水平。
据了解,目前“地沟油”监管已覆盖上海市16个区近3万家餐饮企业,每天回收交易量在70吨到90吨。有关方面将餐厨废弃油脂转化为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已在上海市10条公交线路104辆公交车上使用。近期,上海中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瑞典宜家家居亚太区公司、上海巴士化工物流有限公司共同启动了以“环保、低碳、持续发展,落实社会责任”为主题的生物柴油三方战略合作项目,将公交车辆使用生物柴油技术,推广到巴士物流和宜家物流车辆上使用。(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