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福建福州:“微平台”牵引“微矩阵”催生集群效应

2016-12-19 09:56  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闵玥
字号  分享至:

  “以前到派出所办事经常要排队,现在通过微信提前预约,即到即办,不用等待,非常方便。”家住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竹林境小区的黄阿姨对“福州公安”微信新近推出的“派出所窗口预约”服务功能赞不绝口。前几天她刚为满月的孙子上了户口,亲身体验了这项便捷服务。

  在大数据时代,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已成燎原之势的今天,福州市公安局强化“互联网+”思维,大力推进包括“微服务”“微打防”“微互动”在内的“微警务”建设,让“微平台”成为指尖警务新平台,让“微力量”发挥了警务服务“大作用”。

  “微服务”整合资源

  微信平台囊括285项办事服务项目,获全国公安“三微”大赛一等奖

  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福州市公安局顺应潮流,拓展通道,将指尖办事服务从电脑端延伸到移动端。早在2014年,福州市公安局便开通了官方微信,开启移动端便民服务之路。今年8月18日,经改造升级,新版“福州公安”微信上线运行,成为广受欢迎的网上便民服务“微警局”。

  按照“用户在哪里,受众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微信平台无缝对接福州公安公众服务网,设置了指尖办事、微警局、专题活动等3个业务模块,囊括285项办事服务项目,努力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办事、查询服务和互动体验。其中,微警局模块包含实时路况、交通违法查询、天气状况、重名查询、失物招领、寻人启事等特色服务,每一项“微服务”均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

  上下班,想要避开交通高峰拥堵,点击“实时路况”,可以随时查看福州城区路网通行状态;要到派出所办业务又不认识路,进入“警务地图”,里面有全市263个公安窗口单位的准确GPS定位;心爱的电动车需要补换领牌号或行驶证登记,打开“电动车业务办理”,即可在线受理,省去来回奔波。

  便捷优质的“微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福州市民关注,也为“福州公安”微信争得了许多荣誉。运行两年多,群众访问量累计500多万人次,影响力长期稳居全省政务榜前三强,并荣获2014年福建互联网政务服务奖、2015年福建互联网大会智慧政务奖、2016年全国公安民警“三微”大赛微信一等奖。

  在推进“微警务”建设进程中,福州市公安局打通数据通道,构建了“市—县—所”三级微信公众号矩阵,并鼓励各警种单位及广大基层民警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特色公众号、微信群,形成全市“金字塔”型的“微警务”服务体系,确保服务触角无处不在、无微不至。

  台江分局依托微信“微服务”,推出了门牌扫一扫、预约上门服务、纠纷调解申请等6项做法,在福州属于首创;交警支队利用“福州交警微发布”发动群众拍摄上报交通违法行为、实时路况等,并给予一定奖励;晋安分局茶园派出所社区民警运用警务微信平台开展出租屋登记管理,提供“人来即登,人走即销”服务……

  “微打防”深挖潜能

  建立微信群管理工作联动机制,进一步策应一线公安实战

  “这项举措真棒!小编威武!”今年9月,看到“福州公安”微信发布的一条在逃追缉信息后,微友阿强留言点赞。

  阿强与“福州公安”微信结缘于两年前一次惊险的报警求助。当时,来自河南灵宝的阿强被人以“高薪招聘”为饵骗到闽侯县尚干镇,落入一个传销窝点,被困将近一个月。后来,阿强通过“福州公安”微信私下与警方取得联系。福州警方快速反应,仅用半个小时便捣毁了该传销窝点,并将包括阿强在内的8名被困人员解救出来。从此以后,阿强成了“福州公安”微信铁杆粉丝。

  为了进一步策应一线公安实战,“福州公安”微信先后推出了报警求助、线索举报、失物招领、寻人启事、在逃追缉、尸源查找等功能,既为群众寻人找物提供了方便,也为公安机关收集侦查破案线索拓展了渠道。同时,建立了微信管理工作联动机制,确保群众提供的各类线索信息能够快速流转到相关业务部门核实处理。

  今年7月5日,“福州公安”微信发布的一条悬赏通告《全城追缉:在福州宝龙城市广场喷不明腐蚀性液体的男子》,迅速在福州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里传开,短短半个小时内,阅读量突破10万人次。嫌疑男子蔡某迫于压力,主动向警方投案。“你们发的这条微信影响太大了!”据蔡某交代,他身边亲朋好友看到微信后,纷纷打电话向他核实情况,让他赶紧自首。“福州公安”微信在服务基层实战方面又打了一次漂亮的胜战。

  去年10月27日15时许,微友“石头”向“福州公安”微信发来消息:“五一路邮政储蓄银行附近有家动漫城,内有老虎机,坑害百姓,请一定予以处理!”

  “福州公安”微信工作人员看到后,立即将该消息流转至台江分局核实处理。台江分局立即调度社区民警赶往现场处置。当日16时30分,台江分局反馈称,根据微友提供的消息,民警在现场收缴老虎机1台,并将相关人员带回派出所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现在,运用警务微信、微信工作群开展公安打防工作,已经成为福州各级公安机关的一种思维、一种习惯、一种常态,他们也在“微打防”中不断尝到甜头。

  以仓山分局对湖派出所为例,他们推出了“微信守望平台”。该平台采用“3+X模式”:“3”是指3个主力工作微信群,即图侦工作群、社区工作群、保安巡逻群;“X”是指社区民警牵头构建的校园群、夜市摊点群、场所群等。

  对湖派出所所长李姜锋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这些微信群将民警、保安巡逻队、校园内保、场所业主、小区物业、治安积极分子等各种力量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共同参与辖区治安打防,“实现了从过去‘单兵作战’到现在‘兵团作战’的转变,在线索收集、情况互通、邻里守望、治安防范、打击犯罪等方面大显威力。”

  据统计,今年以来,对湖派出所利用“微信守望平台”共收集有价值案件线索146条、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82名,从中破案103起,并表彰奖励有功群众65人次。

  “微互动”拓展渠道

  开发“警民互动系统”,及时处理群众咨询、求助、投诉

  小孙是福州的一位小学教师,由于平时忙于工作,把找对象一事给耽搁了,父母非常着急。去年8月,在朋友的推荐下,小孙参加了“福州公安”微信组织的“缘结金盾·警上添花”活动。

  在这场特殊的互动活动中,“福州公安”微信分批推出了32名青年男警的照片及他们的从警观、爱情观等,诚邀单身女粉丝走进警营,与民警联谊、互动。神秘的警营、帅气的男警,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相关微文阅读量逾98万人次,近千名女粉丝报名参加,福州全城掀起了一场“恋警”热潮。

  最终,有8对青年男女“牵手”成功,而小孙与福州民警小曾就是其中的一对,并于今年3月喜结连理。

  “官方微信当起‘月老’,在福州是首次!”参与策划这场活动的民警陈航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种‘微互动’形式,既展示了青年民警阳光向上的良好形象,也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拉近了警民关系,让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并支持公安工作。”

  据介绍,“福州公安”微信经常组织类似的“微互动”活动,如“文明交通随手秀”“‘福州警星’邀您评选”“民警带您体验福州速度——粉丝试乘福州地铁1号线”等活动,均受到网友的热捧。“‘福州公安’微信擅长用最新最潮的互动方式与网民交友,为福建政务微信树起标杆。”腾讯大闽网编辑赵碧华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除了举办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福州公安”微信在推动线上咨询、求助、投诉等互动工作上也下足了功夫。福州市公安局专门在公安内网开发建设了“警民互动系统”,可统一受理“福州公安”微信上群众提出的各类咨询,由业务民警答复后直接反馈给群众。群众只要登录“福州公安”微信中“个人中心”栏目即可进行业务咨询或提意见建议,信息将自动流转至“警民互动系统”进行集中编号受理、跟踪处置和限时反馈。民警办结后,系统还会自动发送手机短信,提醒群众及时浏览答复内容。

  群众的每一条咨询、每一次求助,“福州公安”微信总是尽心尽力去解决。今年1月份,微友小陈听说福州市公安局将在110宣传日现场展示福州首架警用直升机,便留言希望有机会乘坐直升机。对于小陈的这种“大胆要求”,“福州公安”微信迅速对接110指挥中心和警航办,增加了直升机试乘环节。“第一次在高空中鸟瞰美丽福州,感谢‘福州公安’微信的贴心帮助。”当日试乘完直升机的小陈兴奋不已。

  互联网时代下如何改革创新便民警务工作,显然,福州市公安局依托微信平台已经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以市公安局官方微信为龙头,串联盘活全市广大警务工作微信公众号及微信群,形成具有集群效应的‘微矩阵’,打造出高度整合、广度共享、深度应用的‘微警务’模式,这是互联网时代公安机关适应实战需求、提升便民服务质效的必然选择。”福建省公安厅党委委员、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潘东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李刚 梁仁昌)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