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人民日报谈治霾资金被挪用:好米别做成了夹生饭

2016-12-19 08:20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王贤臻
字号  分享至:

  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治理大气污染,一些人却动起了专项资金的歪脑筋。要真正做到专款专用,必须从源头上规范使用流程

  日前,财政部通报了关于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其中,安徽有一些县区将专项资金挪用,用来搞招待、修大楼。

  专款专用谓之专项资金。国务院于2013年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央财政设立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地方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到2015年总计安排了250多亿元。从秸秆禁烧到污染防治设施升级改造,再到大气污染治理相关技术研究,地方上许多大气治理项目,都由专项资金提供资金支持,治理效果也正在不断显现。

  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治理大气污染,一些人却动起了专项资金的歪脑筋。一锅好米,硬生生被做成了夹生饭,除了一些地方的监管存在漏洞,还在于有些地方认为大气治理不重要、不必太较真,“反正风吹吹就散了”,还不如把钱拿来干其他“重要”的事情。于是,添置办公设备、人员保障支出,甚至搞接待、盖大楼,都从这笔专款中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不必太较真,源于对大气污染治理认识的不到位。“大气十条”实施三年多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都花费了相当大的力气,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地方认为大气污染治理不重要,不仅不下真功夫,还挪用、滥用专项资金,这样的做法不仅令人愤慨,还必须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要让人不能也不敢在专项资金上动歪脑筋,必须从源头上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流程,制定公开透明的使用管理方案,严把关、严审批,对资金使用进行全程监督。在此次检查中就发现,河南郑州采购的小型垃圾压缩车中,部分车辆型号无法与垃圾站对接,造成车辆闲置、资金浪费。如此低级错误,必须有人“埋单”。这就说明,还要建立专项资金考核制度,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估。考核不合格的相关责任人,必须有相应处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专款专用,不让这些动歪脑筋的人拖了治霾的后腿。

相关报道

专家热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引得社会高度关注。怎样界定“炒”?“炒”的弊端 ...

宁夏吴忠市委原常委张兴斌受贿近千万获刑11年半

判处张兴斌有期徒刑11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万元;对807万元涉案赃款予以没收,继续追缴剩余涉案赃款。

评论:祸患积于忽微 安全生产要"临事而惧"

日常做不到“万无一失”,关键时刻便会“一失万无”。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一定要葆有临事而惧的意识,不断完善安全生产 ...

不忘初心

恍惚岁月像流淌的河水,仍能在柔软的内心激情澎湃,是法律人修业的初心,是慢慢沉淀下来铁肩担道义的情怀。